新華網 > > 正文

軍民融合助力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試運營

2017年12月30日 15:50:16 來源: 南部戰區

    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結碩果

    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開通試運營

    採用國防科技大學磁浮交通核心技術建設的北京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S1線,今天正式開通試運營。這是繼長沙磁浮快線之後,我國建成的第二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是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取得的又一項標誌性成果。

    S1線西起門頭溝,東至石景山區蘋果園,全長10. 236公里,其中高架段9.953公里,隧道段0.283公里,目前開通至金安橋站,裏程約8.9公里。設有石廠、小園、栗園莊、上岸、橋戶營、四道橋、金安橋和蘋果園8個車站。金安橋站可與地鐵6號線換乘;蘋果園站與地鐵1號線和6號線西延段實現換乘。

    S1線採用6車編組,額定載客數為1032人,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實際運作時速最高為80公里。按照正常運作安排,每天載客量可達16萬人次,全年客運量約為5000多萬人次,是目前世界上運能最大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商業運營線。作為門頭溝地區連接市內的唯一一條軌道交通線,S1線開通運營後,將極大方便門頭溝地區及沿線居民出行,有效緩解了京西交通壓力,為促進城市建設“兩個戰略轉移”、支援産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磁浮交通是依靠電磁力使列車懸浮在軌道上“貼地飛行”,懸浮間隙約為0.8釐米,被譽為“零高度飛行器”。由于列車與軌道不接觸、無摩擦,因而具有無振動、噪聲低、壽命長、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易維護等特點。

    據S1線總設計師李傑教授介紹,投入運營的60輛磁浮列車,採用了新型懸浮控制技術和輕量化設計,一輛車只有10個控制器,比長沙磁浮快線運作的列車減少了一半,載重量有所增加。經中科院電工所、北京市環保局等多家機構測試,電磁輻射遠低于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公布的標準。距列車10米之外,噪聲只有64分貝,比平常説話的聲音還要低,完全稱得上是一種電磁環境友好、綠色環保的新型軌道交通工具。

    國防科技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磁浮交通技術研制,先後突破掌握了懸浮導向控制、電機電磁鐵設計、轉向架和二次係技術、測速技術和係統總體設計與整合等一係列核心關鍵技術,將中低速磁浮交通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2000年8月,北京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與國防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軍民融合發展推進磁浮交通技術工程化和産業化,聯合國內鐵路、航太、汽車等相關領域的17家單位,組成磁浮交通技術工程化體係,打造工程化研發平臺,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得兩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6項授權專利,制訂國家標準立項1項,國家行業標準10、團體標準9項、企業標準50余項。經過18年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突破了工程化一係列技術難題,實現了所有裝備國産化,為中低速磁浮交通産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S1線建成後,北京已開始第二條磁浮交通線的規劃論證工作,武漢、天津、青島等城市也有建設磁浮交通線的計劃,隨著磁浮交通技術應用推廣,我國將迎來磁浮交通新時代。(王握文、孫晨、張酉龍)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7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