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陳虎點兵:反艦導彈將會進入蜂群時代嗎?

2018年01月26日 19:36:51 來源: 新華網

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陳虎)不久前,國産新型潛射反艦導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在軍迷中引起不小反響。對于今天的中國軍隊來説,各種各樣先進的大型作戰平臺層出不窮,反艦導彈為何能獲此殊榮?這就説明它有不同尋常的地方。

    對反艦導彈來説,射程解決的是發射平臺突防問題。如果射程足夠遠,在對方火力圈外發射導彈,這樣既安全,成功率也會很高。但射程問題對今天的巡航導彈來説應該沒有什麼障礙,美國的戰斧導彈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巡航導彈,射程都可以超過兩千公里,這樣的距離對反艦來説是綽綽有余了。事實上,目前世界海軍最強大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它對水面目標的攻擊范圍也只有600公里左右,因此,射程問題在當下不再是一個突破性技術難題。

    反艦導彈突防問題相對復雜。因為遠端突防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亞音速低空甚至是掠海飛行,這樣可以借助地球曲率的掩護,避開遠端對空攔截火力。但亞音速低空飛行在面對近防火力時的突防能力相對較差,而突破近防火力的最好模式就是超音速飛行,可以極大壓縮近程防空火力的有效攔截窗口。近年來出現的亞超結合的反艦導彈解決了這一矛盾——這類反艦導彈在正常飛航過程中採用亞音速低空、超低空飛行,既保證了導彈射程,又保證了在漫長巡航過程中的突防能力;到距離目標幾十公里時,放出一個超音速彈頭,有效解決對方近程反導火力攔截的問題。

    既然射程不是大問題,而突防也可以通過亞超結合方式解決,那麼反艦導彈未來發展需要解決的核心技術問題是什麼呢?

    從反艦導彈未來的發展趨勢,特別是遠端和超遠端反艦導彈往往在有限資訊情況下發射這一情況來看,依靠傳統雷達“看”不到目標,特殊電子技術手段獲得的目標位置資訊和運動諸元資訊也不夠完備。這個問題對潛艇來説更加嚴重,因為水面艦艇還可以借助大體係支撐來獲得更多的數據,但潛艇則不能。

    誰能通過有效技術手段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説誰解決了這個問題,誰的反艦導彈特別是潛射遠端反艦導彈就會成為反艦導彈當中的“大牛”。

    無人機技術當中的蜂群戰術,恰恰可以移植到反艦導彈上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説反艦導彈只要具備有限資訊就可以發射,通過彈與彈之間的數據鏈進行資訊交互和溝通,形成一個蜂群狀飛行狀態;這樣的導彈群,可將個別彈升到高空彈道,在更遠距離上發現目標,同時將資訊供整個彈群共用。這個領航彈一旦被攔截被擊落,“蜂群”中可以有新的彈升級成為領航彈。“蜂群”如果同時在高空飛行,它對大面積海域的偵察能力將遠遠超過單一導彈所能實現的程度,在射程足夠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發射時的目標運動資訊進行有效彈道規劃。

    本質上,反艦導彈也是一個無人機。無人機未來發展的重要技術方向就是智能化,反艦導彈的蜂群模式和這一技術發展潮流是相適應的。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80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