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轉改:退役後職業發展的穩健之路

2018年04月11日 10:44:42 來源: 解放軍報

    原標題:文職,文職,我申請

呂梁軍分區官兵正在公示欄前熱議轉改文職人員情況。薛志花 攝

    “張海俊怎麼會轉改文職人員呢?他今年提副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嗎?”3月下旬,呂梁軍分區公示欄旁,官兵們圍得水泄不通,大家議論紛紛。原來,包括保障科科長張海俊在內,所屬離石區人武部3名科長全部申請轉改文職人員,這在軍分區上下引起不小震動。

    軍事科科長成傑從軍17年,家屬落戶太原已有2年,明年既可以選擇自主擇業,也可以計劃安置到太原市工作;原政治工作科科長劉燕偉,是軍分區小有名氣的“筆桿子”,剛剛調整到軍分區工作並委以重任,而且年僅33周歲,是機關首長重點培養的“好苗子”;保障科科長張海俊,任正營職滿7年,已連續3年被列為軍分區副團職後備幹部,今年提拔的可能性很大。3名科長緣何全部申請轉改文職人員呢?帶著這些疑問,筆者採訪了他們。

    成傑坦言:“組織幫助我協調轉改到太原市晉源區人武部任保障科科長,解決了我和妻子兩地分居的實際困難,這是轉改時期對幹部的特殊關懷。”劉燕偉説:“轉改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力資源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幹著和現役幹部一樣的工作,享受著基本等同的工資待遇,沒有特殊情況還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僅僅是換個軍銜、換個臂章、換個身份,還能繼續為強軍興軍作貢獻,何樂而不為!”張海俊説:“我年齡偏大,即便今年在現役崗位上提了副團職,將來競爭正團職的優勢也不明顯,不如把機會讓給年輕幹部,也算是間接為強軍目標助力。”

    劉燕偉的愛人王彩梅,是離石區一所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對于丈夫轉改文職人員,王老師自有一番見解:“年僅33歲就走上正科職崗位,這都是組織培養的結果。如果現在選擇轉業到地方工作,不但對不起組織的培養,而且給地方政府安置工作帶來壓力。”張海俊的愛人閆曉燕,是中國移動呂梁分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她説:“張海俊今年快滿40周歲了,轉業到地方明顯不佔優勢,如果今年提不了副團,明年轉改文職人員也超齡了,這次組織同意他轉改,並決定在文職人員晉升上優先考慮首批轉改人員,這相當于多給了他一次發展進步的機會。”

    “我們從幹部年齡、任職年限、家庭實際困難等多方面綜合分析,為每名幹部提供一個適合他們自己的發展建議。”軍分區政委張選介紹説,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啟動後,軍分區通過動員輔導、談心談話、網絡宣傳等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轉改氛圍;通過及時展開政策宣講,組織觀看輔導錄影,編印政策要點小冊子,從身份屬性、工資待遇、發展空間、住房醫療保障等多個方面進行闡釋,確保每名幹部熟知轉改政策、熟悉轉改程式,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選擇。軍分區、人武部兩級黨委,自下而上開展談心談話和問卷調查活動,切實摸清每名幹部的實際困難和思想困惑,注重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對需要轉改交流到其他單位的,及時請求上級組織幫助協調解決;對超齡、學歷偏低等不符合轉改條件的,認真做好解釋工作;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的,給出合理化建議。此舉有力推動了軍分區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落地落實。(馬養軍)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847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