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觀點|科學編組提高民兵戰鬥力

2018年05月03日 21:06:23 來源: 中國國防報

    原標題:科學編組提高民兵戰鬥力

    結構決定功能。民兵編組應牢固樹立“向編組要戰鬥力”的思想,堅持“編為用、建為戰”的原則,不斷優化民兵組織的內部結構,積極適應民兵使命任務的新拓展,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的新特點,適應軍民融合發展的新要求。

    緊貼使命任務,突出“三個轉變”。理清調整思路。確立民兵編組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轉變,由直接參戰支前為主向支援保障作戰轉變,由應戰為主向應急應戰一體轉變,使民兵工作與信息化戰爭特點相適應,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協調,與社會管理創新相銜接。界定職能任務。按照“一隊多用、一專多能”要求,採取“縣建連、鄉鎮建排”的模式分級編建,構建編組相對獨立、任務各有側重、行動相互支援的民兵應急力量體係,平時主要擔負反恐維穩、搶險救災、治安聯防、專業救援等任務,戰時則主要擔負防衛作戰、安全警戒、支援保障、鞏固後方等任務。同時,將專業力量按照“戰時有需求、地方有優勢、建設有條件”的編組原則,結合轄區戰場環境特點、應急應戰任務需求和專業技術潛力資源,成建制編組優質兵員,成係統吸納優勢資源,成體係形成新質戰力。確定編組規模。根據轄區軍事需求、地域環境、産業布局及可能出現的非戰爭安全威脅,科學合理確定應急力量規模。在保持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力量規模的基礎上,適當壓縮單純遂行作戰任務的力量規模,相對擴大“應急應戰一體”力量,做到擔負什麼任務就編組什麼分隊,需要多少力量就確定多大規模。

    改革編組方法,提高技術兵力比例。突出編組重點。將應急類隊伍作為編組重點,依托林業、城管、國土、防爆大隊以及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在中心城區編組由抗洪搶險、反恐維穩、應急救援等專業人員組成的綜合性民兵應急連,並在工業園區編組民兵快速反應分隊。調整編組對象。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主,以地方與軍事專業對口人員為依托,以專武幹部、民兵幹部和分隊各級指揮員為骨幹,以各類高技術人員為支撐,以其他符合編組條件的基幹民兵為補充,著力提高對口專業技術人員編兵比例,最大限度地把退役軍人中的專業技術兵、地方專業對口人員和各類高技術人才編入民兵組織。優化功能結構。以“人員定位、專業對口、裝備配套、一隊多用”為標準,依托交通、衛計委行業係統對口編組裝備維修分隊和醫療救護分隊,依托供電、水利、公路等單位編組工程搶修分隊,依托移動、電信等單位聯合編組通信保障分隊,使所建分隊與任務對接、與潛力一致、與專業相結合。

    調整組織布局,實現優勢力量互補。突出城區和重點鄉(鎮)布局,將中心城區和重點鄉(鎮)作為屯兵點,把應急、專業類隊伍部署到點,把縣鄉(鎮)兩級力量連成線,使城區力量能夠輻射周邊,鄉(鎮)力量能夠互為補充,分隊之間能夠互相支援,轄區內整體力量能夠相互銜接,做到既突出重點又整體協同。針對邊遠山區特點布局,根據鄉(鎮)距離中心城區遠、突發性事件概率大、民兵分隊單獨遂行任務多的實際,在鄉(鎮)組建不同專業類別的民兵機動應急分隊,並根據地域特點賦予其多種任務。根據職能任務布局,將支援部隊作戰的軍兵種保障分隊部署在部隊可能機動的地域,將搶險救災、裝備維修等分隊部署在任務區周邊,將道路交通、勤務保障分隊預置在重要通道沿線。同時,賦予鄉(鎮)民兵應急機動分隊平時搶險救災、維穩處突,戰時守點護線、維護穩定等任務,使各類分隊既適應平時又適應戰時,既適應就地執行任務,又適應異地支援保障,既適應完成一般性任務,又適應在復雜條件下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鄧新生 李章榮 李長榮)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864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