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科研創新:建設現代化陸軍的強大引擎

2018年05月10日 07:59:28 來源: 解放軍報

    引言

    當今世界,軍事革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迅猛發展,戰爭形態進一步演變,作戰方式方法發生深刻變化;軍隊組織形態加速演進,精幹高效組織成為建設主流,小型基本作戰單元強力發展;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大幅度提升,隱形化、無人化、智能化作戰力量得到廣泛應用,新型作戰力量成為戰鬥力提升的利器。新時代,陸軍這一最古老的軍種,面臨艱巨的轉型任務。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必須把科研創新作為急迫工程、核心工程抓緊抓實,使之成為陸軍由大到強、走向世界一流的強大引擎。

    認知科研創新之重——新時代現實要求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科學的軍事理論就是戰鬥力”。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急需抓住科研創新這個牛鼻子。

    戰爭形態演變的急迫呼喚。創新則生,守舊則死。進入21世紀,陸軍作為轉型任務最重、最艱巨的軍種,更需要強化創新主體地位,打造與建設世界一流陸軍相適應的核心發展力、競爭力。世界新軍事革命對我們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看到世界軍事領域發展變化走向,看到世界新軍事革命重大影響,形成科學的認識和判斷,與時俱進推進軍事創新,有針對性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

    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的內在要求。新型陸軍根本的是戰鬥力之新,新在具備打贏現代戰爭的能力。這既是新型陸軍的本質內涵,也是陸軍建設發展的目標要求。科研創新是實現陸軍結構功能再造、戰鬥力換代升級的唯一路徑,只有下好科研創新“先手棋”,才能打贏轉型發展“主動仗”。必須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戰鬥力標準,下大氣力抓理論創新、科技創新、科學管理、人才集聚、實踐創新,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動全面創新,開啟陸軍建設發展新局面。

    陸軍使命任務拓展的現實課題。資訊時代,戰爭的目的在變、形態在變、制勝機理在變,但陸軍在戰爭中的地位作用依然重要。新時代,陸軍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陸軍不僅要維護國家的“領土邊疆”,還要維護國家的“利益邊疆”;不僅要成為國家安全利益的捍衛者,也要成為國家發展利益的捍衛者。使命任務的拓展與深化,要求陸軍必須以科研創新催化戰鬥力提升,不斷提高基于網絡資訊體係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

    擔起科研創新之責——新時代目標任務

    軍事科研為部隊建設和打贏戰爭服務。新時代,陸軍科研創新必須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出思想、出成果,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面向戰場,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出成果。戰場需要是科研創新的主旋律和第一要務。“仗怎樣打科研就怎麼搞”。圍繞戰鬥力需求創新,未來陸戰需要什麼武器、需要什麼技術,科研創新指揮棒就指向哪裏,在籌劃科研建設發展中,堅持把服務打仗作為基本任務和主攻陣地。圍繞陸戰理論需求創新,追蹤戰爭形態演變趨勢、制勝機理變化規律,聚焦現代陸戰形態、樣式、戰法、指揮、協同、保障等理論問題進行攻關研究,為現代陸戰“怎樣打”提供理論之劍。圍繞預設戰場需求創新,瞄準部隊機動需求、指揮需求、防護需求、保障需求施力,破解戰鬥力短板、提升陸軍部隊打贏現代戰爭的能力。同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努力在信息技術、奈米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戰略前沿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面向部隊,為轉型發展提供一流科研支撐。部隊轉型建設需求,是科研創新的第一使命,也是科研成果轉化為戰鬥力的大舞臺。科研創新直接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服務的特性,要求必須面向部隊需求奮力而為。聚焦戰鬥力短板攻關,必須以能打仗打勝仗為尺,緊盯部隊轉型中出現的戰鬥力短板立項攻關,通過拉長短板,實現打贏能力提高。著眼彎道超車加強創新,緊貼陸軍轉型需求,選準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技術領域,著力在核心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為陸軍加速發展提供前沿技術儲備。瞄準應急需求創新,確保重大演訓、應急備戰等任務在強有力的科研支撐保障下高效圓滿完成。

    面向未來,搶佔世界軍事科研創新制高點。登高望遠方能行穩致遠。挺立世界軍事革命浪潮之巔,科研創新成果才能獨樹一幟,成為我軍陸軍由大到強、走向世界一流的戰略支撐。搶佔軍事理論制高點,解密現代陸戰制勝密碼,關注改變陸戰規則的顛覆性技術,捕捉陸域聯合作戰發展趨勢。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堅持超前布局、超前謀劃,密切關注世界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動向,以重大科技工程為牽引,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戰略前沿技術特別是顛覆性技術發展,加緊在一些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強固陸軍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轉變的科技支撐。

    理清科研創新之路——新時代發展路徑

    資訊時代,戰爭在變,陸戰在變,必須堅持把科研創新作為引領陸軍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創新為陸軍建設發展增質、插翅,加速脫胎換骨、浴火重生。

    探索“融合創”運作模式。模式決定效益,影響結局。資訊時代,軍事科研日益走向聯合的大趨勢,要求新時代陸軍科研創新必須敞開胸懷,走聯合攻關、多極創新、融合互動之路。一是理技融合。新時代,陸軍科研創新必須更改長期以來作戰理論研究和科技創新各自為戰的狀態,通過作戰理論為科技創新領航指向、科技創新為作戰理論築基插翅,打通理論研究、科技研究、項目研發“三結合”創新發展鏈路,洞開陸軍科研新天地,推動陸軍科研創新換擋加速,搶佔時代制高點。二是軍民融合。借助國家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通過資源共用、重點領域協同創新、重大項目一體推動,使陸軍科研創新渠道更加通暢、資源更為豐富、機制更加完善、活力競相涌現。三是跨行融合。圍繞重大科技需求和課題,探索跨領域、跨學科融合式研究模式,鼓勵不同學科研究相互借鑒的文化氛圍,打造“全鏈條”“貫通式”的創新團隊,激發和提升創新活力。

    搭建“研為戰”直通車。戰而不研則淺,研而不用則空。科研的成果及成果轉化是科研創新能力的直接體現,更是研為戰能力的核心參數。讓科研創新成為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的強大引擎。一要完善成果轉化機制。科研成果轉化是研為戰的關鍵環節,是最直接、最有效提升戰鬥力的形式。構建利于創新成果進入部隊建設和訓練實踐的導向機制,打造有利于成果轉化的制度和環境,發揮科研院所在創新和轉化中的引領作用,培育壯大創新主體。二要打造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一批技術平臺,推進研究成果方便快捷轉化為戰鬥力。發揮研究院科研創新骨幹作用,帶領院校和訓練基地形成創新集群,為基層創新提供技術和理論服務。三要注重科研創新過程管理。加強對科研成果開發、科技資源投入的監督管理,並對科研成果轉化水準進行有效評估,進而調整科研資金的投入比率,使研發投入落到實處。

    打造“雙支撐”人才方陣。人才是科研創新的操盤手、舞動者。加速陸軍科研創新,重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全軍、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一是著力發現和培養。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種途徑發現科研人才,特別是有潛質的年輕軍事理論和軍事科技人才,為陸軍科研人才方陣前瞻儲蓄力量。二是注重環境氛圍催生。營造良好研究環境,加大學術科研獎勵力度,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學術科研交流活動,通過濃厚的學術氛圍,激發廣大科研人員內在動力,拓寬學術科研視野,提升學術科研能力。三是突出重大項目塑造。科研實踐是培育人才、提升科研人才創新能力的大課堂。要通過給科研人員特別是中青年科研骨幹壓擔子、交任務,讓他們在科研實踐中鍛煉成長、增強擔當。(馬忠凱)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星星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68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