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指導員的“朋友圈”內為何看不見好友“動態”

2018年10月24日 15:47:40 來源: 解放軍報

    原標題:“圈”內好友為何不見“動態”

    進入休息時間,第71集團軍某旅火力連指導員姬智拿起手機,照常刷起微信朋友圈。

    “心裏一團糟!半個月沒聯繫,她最近如何?……”連隊戰士小王的一條“狀態”在圈裏“炸開了鍋”,大家紛紛留言,有的還跟著起哄。出于關心,姬智在小王的“狀態”下評論:“注意調整情緒,可別影響學習訓練哦!”

    智能手機放開使用後,姬智第一時間添加了連隊官兵為微信好友。自此,每天認真瀏覽大家更新的“狀態”,有針對性地發表一些評論,並定期甚至定人推送自己精選的“心靈雞湯”成為他的例行工作。一時間,“朋友圈”不知不覺成為姬智開展隨機教育的重要陣地。

    然而姬智卻不知,他在小王“朋友圈”的那句留言引來不小轟動,不但沒人繼續評論了,就連當事人自己內心也直打鼓。“糟糕,忘了將‘狀態’設為‘部分可見’,這下不會被列為個別人吧?”沒過多久,姬智發現小王的這條“狀態”消失了,雖然有些納悶,但也沒當回事。

    一天,姬智偶然在文書林祎的“朋友圈”中看到連隊官兵層出不窮的動態,可他回過頭看自己的“朋友圈”,那些與林祎同為好友的動態卻沒有出現。聯想到小王那條消失的“狀態”,姬智恍然大悟——自己被“選擇不可見了”!仔細翻看連隊官兵的“朋友圈”,姬智發現,自己不僅被“選擇不可見”,有的甚至直接將他遮罩了。

    這是為何?姬智有點心塞,感覺自尊心受到打擊,便找來幾名老士官了解情況。“‘朋友圈’發的動態,有時純粹就是為了刷個存在感,並不代表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指導員沒必要都那麼較真”“指導員在‘朋友圈’裏總是不忘自己的‘指導員’身份,有時一些留言評論讓大家感到很尷尬”……

    類似姬智這樣的苦惱,在該旅帶兵人中並非個例。一些連隊主官為了方便及時掌握在外人員情況,創建了“在外人員微信群”,並時不時讓在外人員通過微信發個定位到群裏,以便實時掌握人員動向。可沒過多久卻發現,不少戰士發來的並不是他們實際所在位置,而是通過搜索定位的虛假位置。對此,官兵的解釋很簡單,不喜歡連隊主官這樣不信任地“盯”著自己。

    了解到相關情況,該旅採取面對面座談和調查問卷等形式就此展開深入調研,原因浮出水面:部分帶兵人過于依賴“鍵對鍵”,總想透過網絡這扇窗了解官兵所思所想,漸漸忽視了與大家面對面的談心交心,下班排的時間、次數少了,情感上與官兵漸漸疏遠;有些帶兵人利用網絡平臺與官兵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線上線下一個樣,喜歡板著臉孔説教;網絡的虛擬化特點,有時令個別帶兵人和官兵相互不信任。

    “政治工作信息化本身沒有問題。”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李號多次帶隊調研,並就此與一線帶兵人談心交流,“提倡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但不能用‘鍵對鍵’取代‘面對面’,想要了解官兵最真實的想法還得沉到官兵中間去。”同時,李號提醒帶兵人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在利用網絡這個開放平臺做政治工作時,要遵循其特點規律。

    主任的一席話讓姬智茅塞頓開。回到連隊的當天晚上,姬智卷起鋪蓋睡到一排宿舍:“排裏體能課目比武,算上我一個。”不久,連隊官兵發現指導員變了,那個跟大家玩在一起、練在一起,能掏心窩子説話的“老大哥”回來了。很快,姬智也重新回到了大家“心”中,那些消失許久的“朋友圈”再次出現在他的“朋友圈”裏。

    在前不久旅裏組織的火炮直瞄射擊考核中,該連頂住壓力,拔得頭籌。走出考場,姬智感慨道:“新裝備到位不久就能取得這麼好成績,得益于全連官兵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于航、呂威)

【糾錯】 [責任編輯: 韓松豫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978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