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新時代國門行丨連雲港:“一帶一路”重要出海口

2018年11月15日 19:56:33 來源: 新華社

江蘇連雲港新亞歐大陸橋東端起點(8月21日攝)。 新華社發(陳曦 攝)

    新華社南京11月15日電題:連雲港:“一帶一路”重要出海口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陳曦 解放軍報記者呂德勝

    41歲的石紅紀已打魚20年,最初是駕著木船出海掙工分,如今開著鋼制的現代化漁船,捕撈的海産品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有了大船,就能到遠處捕魚,保鮮手段也先進了。”他説。

    在這個土生土長的連雲港漁民眼中,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船的變化。

    船,和這個東部海邊城市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從木船到鋼船,再到停靠在碼頭的一艘艘萬噸巨輪,變化的不僅是船體的大小和材質,各種先進通訊和導航設備也是之前不敢想像的。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連雲港,讓這片曾孕育了東夷文化的古老土地拉開了騰飛的序幕。

    40年來,這片土地已成為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以及“一帶一路”倡議規劃中的重要戰略支點城市。

    港口,是連雲港最大的資源,也是連雲港的核心競爭力。

    在贛榆港區東南方向的連雲港主港區,一艘萬噸巨輪緊靠碼頭停泊,巨大的吊裝設備在有條不紊地將集裝箱逐個從貨輪上卸載到碼頭的存放區。

    佔地面積以平方公里計的集裝箱堆放場上,數千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貨運集裝箱被整齊地擺放在這裏,它們將從這裏運往神州大地,乃至歐亞大陸另一端。

    這是一條連接歐亞的鋼鐵紐帶。

    “新亞歐大陸橋全長一萬多公里,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聞中心主任鞠海濤説,新亞歐大陸橋開通運營後,連雲港承擔了全國50%的過境運量,成為中國中西部和中亞國家最便捷的出海口。

    如今,連雲港港口航道由5萬噸級浚深至30萬噸級,萬噸級泊位從5個增加到70個,最高為30萬噸級,擁有集裝箱、鐵礦石、糧食等各類專業化泊位。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77年的432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2.3億噸左右;集裝箱業務從零起步,2017年攀升至472萬標準集裝箱,躋身集裝箱港全球百強。

    目前,連雲港港區已與160多個國家港口建立聯繫,實現了港口、口岸、航運、物流、商貿、金融等資訊資源共用。

    走進連雲港港口集團的調度指揮中心,自動化資訊係統標示著每一艘貨輪和每一個集裝箱的詳盡資訊。不間斷閃爍的光點,則記錄著每一列穿梭于大陸橋之間的貨運班列的實時位置。

    在連雲港港站外,一段已停用的軌道上,停著貨運列車“東方1808”號。1992年12月1日,它作為首發班列從連雲港火車站徐徐開出,宣告東起中國連雲港、西到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

    “中國,就是哈薩克斯坦的大海。”2014年,“一帶一路”首個實體平臺項目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落地連雲港,讓哈薩克斯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從此有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數據顯示,2018年1月-9月,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累計完成貨物進出庫量335萬噸;集裝箱空、重箱進出場量21.3萬標箱。

    “過去,經霍爾果斯到阿拉木圖的貨運班列需要水路轉公路,單程要12天左右。”中哈物流國際有限公司生産業務部部長孔祥偉説,“海鐵聯運後,貨物運輸時間縮短了一半,費用節省了20%”。

    港口,只是連雲港7000多平方公里中的一隅,卻高度濃縮了這座城市奮勇爭先的歷史。

    今年8月4日,針對極地氣象打造的我國首艘冰級船“天恩”號滿載貨物從連雲港起航,取道“冰上絲綢之路”,經北極東北航道前往歐洲。這條“冰上絲綢之路”的開啟,為連雲港帶來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995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