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十年,某工兵旅官兵見證救災能力之“變”

2018年11月18日 12:10:40 來源: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

    新華社成都11月18日電 題:十年,某工兵旅官兵見證救災能力之“變”

    劉小紅、彭小明

    近日,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成功,參與救援的第77集團軍某工兵旅官兵回撤歸建。

    災情面前,這個旅聞令而動,200多名官兵、近70臺各型車輛裝備,連續機動1000多公里,抵達災區後,迅速搭建載重50噸的漕渡門橋,運送重型挖掘機和物資,協助導流槽挖掘作業,完成了水上輸送救援任務。

    從汶川抗震救災到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動,十年間,這個旅的官兵參與多次救援行動,見證了許多可喜變化。

    衝鋒舟操作手,上士吳大兵是救援行動中的“老兵”。他自豪地説,變化,就是積累了經驗。

    “比如,用拖車如何‘背舟’、如何‘會舟’、高寒地區要換35號柴油等等。”他如數家珍。紫坪鋪水庫、唐家山堰塞湖、牛欄江堰塞湖……都留下了他駕駛衝鋒舟救援的身影。

    各級指揮員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還積累了指揮經驗。

    如今的旅長,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范”榮譽稱號的王健,汶川抗震救災時任團長。此次指揮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動,他統籌指揮,提高了救援效率。

    另一個感受是裝備變了樣。“現在,北鬥2號和海事衛星電話,讓無人區防失聯有了‘雙保險’。以前,專業救援設備少,工兵鍬幾乎是‘萬能裝備’,老一代通信裝備還存在延時等問題。”官兵們説,如今,不僅通聯設備更新換代,直升機、無人機也廣泛投入救援行動,大型機械設備更不用説。

    同樣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的這個集團軍某處處長申立,最大感受是軍民融合在救援行動中發揮作用越來越明顯。

    作為集團軍應急指揮組副組長,從千裏川藏線馳援到打通堰塞湖30余公里水上通道,他切身感受到了軍民融合帶來的優勢:通宵行軍,沿途地方交通部門通宵執勤,確保救援裝備暢行;冰雪路滑,地方政府專門安排平路機破冰除雪;漕渡作業中,地方保障人員送來燃油等物資……

    搶險救援軍地一盤棋,專業力量耗費在協調上的時間少了,用在搶險救援上的精力自然就多了。

    “最大的變化是,‘聯’成為救援行動新常態。”集團軍應急指揮組組長、集團軍副參謀長何其偉説。

    所謂“聯”,就是在戰區主導下的聯合救援行動。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動的成功高效,和各單位攥指成拳、分工推進、合力救援密不可分。

    不變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早一分到達,人民就少一分危險。部隊連續兩晝夜遠端機動,不宿營不休息,提前到達災區。因堰塞湖漂浮物太多,一艘漕渡門橋被困一整夜,零下10多攝氏度,盡管饑寒難耐,官兵還是把單兵自熱食品和飲水讓給搭船的群眾。獲悉藏族老阿媽腿腳不好,隨隊軍醫專程治療,親自給老人家貼膏藥……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996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