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2018年11月20日 19:25:5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11月20日電題: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新華社記者張寶印、賈啟龍

    2006年,當了15年護林員的劉軍,和妻子齊淑艷來到位于塞罕壩林場深處的“望海樓”當瞭望員。

    那裏,不通水電暖。大雪封山時,半年無人跡。在那裏,每到重要防火期,劉軍夫婦不分晝夜,每隔一刻鐘就要瞭望轄區方圓20公里林海的火情,匯報並登記一次。這種周而復始的日子,一過就是12年。12年裏,瞭望登記本摞起來足有1米厚。

    12年的堅守,見證了劉軍夫婦的忠誠。

    12年前的“望海樓”,只有一個土炕和一個灶臺,辦公室設在鐵皮焊成的樓頂。落雪後,“望海樓”裏上下透風,夜裏就是裹著棉被、戴著皮帽還被凍得瑟瑟發抖。一大早起床時,鋪的氈子全凍在了炕上,想卷起來得用鐵鍬慢慢地鏟。

    “防火責任大如天,一把火能在瞬間毀掉塞罕壩人半個世紀的辛勞!”為了防止火情出現,劉軍和妻子從2014年起全年堅守在山上。為了掌握火情判別方法,劉軍琢磨出一套“劉氏鑒定法”:草燃燒是白煙,樹燃燒是黑煙;霧起來發散沒“根”,樹草燃燒有“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劉軍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2017年的一天,劉軍發現30公里外的克什克騰旗方向有一處地方冒煙,經驗告訴他,這是草原著了火。他趕緊向防火指揮部報告。因報告及時,不到40分鐘火情就得到控制。

    12年的堅守,見證了劉軍夫婦的艱辛。

    護林最大的難處是寂寞。特別是入冬後,大半年看不到一個人影。憋得實在難受,倆人就對著空蕩蕩的大山喊兩嗓子。

    後來,劉軍拿起畫筆,跟著電視學畫畫,用繪畫戰勝孤獨,妻子則拿起針線,學起了十字繡。這些年,他記不清自己畫了多少張,只記得練習紙是論斤買。如今,“望海樓”內挂滿了他的作品。

    “最喜歡《守望》那幅畫,兩只貓相互依偎,緊盯前方。”齊淑艷説,護林不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成了他們共同的守望。

    除了寂寞,還有時常出現的險情。一天,一只狼跑到樓下,蹲著不走,舌頭耷拉著,流了一大攤口水,嚇得劉軍不敢出門。第二年,夫婦倆專門養了兩只狗來壯膽。

    最讓劉軍夫婦發怵的是打雷。每逢雷雨天,屋內的明線就會冒著黃豆大的電火花,發出嗞啦的聲響。為了防止被電擊,夫婦倆只得穿著絕緣膠鞋守在土坑上靜等雨過天晴。

    2008年夏,劉軍正在瞭望。突然,雷聲乍起,半個門大的火球從四樓樓梯一路衝了下來破門而出。當時,齊淑艷正從外面回來,雖然距門有幾米,但仍被迸出的火花濺到脖子上,她就像被電擊一樣,當即栽倒在地。

    12年的堅守,見證了劉軍夫婦的奉獻。

    為了護林,劉軍夫婦幾乎斷絕了與親戚朋友的往來。剛上山的時候,兒子劉志鋼僅12歲。由于瞭望崗位離不開人,夫妻倆只得把孩子安排在百裏外的圍場縣上寄宿制學校。一家三口,僅在孩子假期時短暫相聚。

    一次,為了見到爸媽,劉志鋼竟喝下了治療外傷的正骨水,想通過生病換來父母與自己見面。得知消息後,劉軍夫婦心如刀割。當時,因處在防火重要期,夫妻倆最終還是委託親戚代為照看。

    上初中的時候,劉志鋼理解了父母的艱辛,放假時主動到林場幫父母幹活,學著瞭望。

    如今,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全家團聚在一起。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後,劉志鋼辭去在上海的工作,也加入到護林員隊伍,成為一名撲火隊員。

    “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家世代子孫會為國家守好這片林場。”劉軍説。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998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