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個彈匣有多“重”
2020-01-03 10:27:14 來源: 解放軍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影片《戰狼2》中,吳剛飾演的老兵何建國單手換彈匣的動作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實戰中,該戰術動作能夠大幅壓縮火力間隔,提升射擊效率。讚嘆之余,有軍迷發問,這是什麼彈匣?一個彈匣有多重?

    彈匣重量的問題不僅被熱心觀眾和軍迷所關注,更為世界各國軍隊所重視。一般來説,戰士們都希望彈匣既輕巧便攜又裝彈量高。然而,魚與熊掌通常不可兼得。如何在彈匣重量與裝彈量之間找到平衡點,始終是世界各國軍隊研究的命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彈匣,一同去了解它。

    不是所有的子彈容器都叫彈匣

    一個彈匣有多“重”?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研發時間、使用槍械、材質功用方面的不同,不同的彈匣有不同的重量。確切地説,從彈匣的歷史演進過程來看,它的重量一直是變數,但其演進的方向大致相同,那就是:更輕巧便攜、更結實好用、裝彈量更多。總之一句話:更貼合實戰需要。

    彈匣?彈夾?這是不少軍事愛好者極易混淆的兩個詞。二者雖然關係緊密,卻有所不同。我們最為熟悉的盒狀供彈器叫作彈匣,而彈夾是彈匣的前身,也被稱為橋夾、條夾、快速裝彈器等。

    1885年,奧地利槍械設計師費迪南·曼利夏研制成功一種帶楔形栓體的新式槍機,彈夾應運而生。這種彈夾將零散槍彈整齊排列固定在一個金屬片上,並將它們一起壓入彈倉,以達到快速裝填的目的——這就是有名的曼利夏彈夾供彈係統。彼時,彈夾只是一個金屬片,其身量之輕可想而知。

    無煙火藥問世後,德國將無煙火藥槍彈與曼利夏彈夾有機結合,研制出著名的“委員會步槍”。隨著德國M1888“委員會步槍”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普及,與之相配套的彈夾也得以廣泛應用。小小彈夾,以其成本低廉、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等諸多優點,成為當時槍械係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彈夾不斷演化,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盒狀彈匣。作為當下各國普遍採用的彈匣形式,盒狀彈匣被認為是在重量與裝彈量之間精確找到了平衡點。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盒狀彈匣同樣也暴露出一些缺點,其中之一就是必須頻繁更換。

    在上世紀30年代末開始的蘇芬戰爭中,芬蘭軍隊重創了人數2倍于自身的蘇聯軍隊,除成功運用戰術外,採用彈鼓設計的M1939式衝鋒槍也使後者使用盒狀彈匣的步槍相形見絀。

    彈鼓被有的軍迷稱作“彈匣plus”,是自動步槍、輕機槍等連發槍械常用的供彈裝具。彈鼓形如其名,“肚量大、形似鼓”是其顯著特徵。如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格裏戈利·斯帕金研制的PPSh-41衝鋒槍就採用了彈鼓供彈。這種彈鼓容量可達71發,子彈壓滿時彈鼓重量達5.3千克。

    彈鼓誕生後,很快以其超大的彈容量,保證了射手在無須頻繁更換供彈具的情況下發射出更多彈藥,形成持續火力壓制。但是,彈鼓也存在結構復雜、成本較高、攜帶不便等短板,因此只能在特定作戰環境下使用。

    彈匣還有一個“加長版的親戚”——彈鏈。隨著馬克沁機槍橫空出世,為其超高射速提供可靠保證的彈鏈也應運而生。彈鏈把大量子彈以串聯方式連結,供給全自動發射的機槍或機炮使用,以達到保持持續火力的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鬥中,當時德軍裝備了MG08式馬克沁機槍,這種由彈鏈供彈的機槍因殺傷力巨大被稱作“火力狂魔”。德國的HK23E機槍就使用彈鏈供彈,只不過,其彈鏈裝在盒內以便吊挂在機槍下。彈鏈兼具價格實惠、便于攜帶等諸多優長,但它也未必十全十美,與彈匣相比,彈鏈裝填過程較為繁瑣、耗時較長。

    此外,還有彈盤、彈帶、彈板、彈筒、彈鬥、彈巢等諸多供彈裝具,他們與彈匣的形狀結構不同、裝彈容量不同,但作用相同:都是為槍械供彈。各式各樣、輕重不一的供彈裝具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為槍械提供充足彈藥支撐。

    戰火“主刀”為彈匣“塑型”

    為了更好地適應戰場、發揮作用,彈匣的形態隨著戰爭形態演進和槍械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其重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從栓動式步槍發展至如今的各類先進自動步槍,供彈方式經歷了單發裝填、金屬制橋夾、直彈匣和彎彈匣的進化,每一次的改進都是根據戰場上士兵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反饋和總結做出修改的結果。

    早期彈匣多為單排設計,例如柯爾特M1911手槍,彈匣單排設計使得該槍容彈量僅為7發。隨著槍械技術不斷進步,雙排彈匣設計成為時代主流,95式自動步槍和92式手槍的彈匣都是雙排結構。主流之外,為增大彈匣容量,還出現了三排彈匣、四排彈匣、可拆卸式彈匣等諸多彈匣種類。

    冷戰時期,最早出現的一批現代自動步槍,其彈匣研發分為兩種路線,一種是以AK係列為代表的蘇聯路線,使用中口徑全裝藥威力彈的彎彈匣;另一種是北約路線,是以M16為代表、使用小口徑減裝藥子彈的直彈匣。越戰中,後者的表現差強人意,只能半自動射擊。美軍發現火力不足後增加了全自動射擊模式,子彈卻不夠用,需要頻繁地更換空彈匣,不停嘗試後,北約也將彈匣容量提高到了30發。

    那麼,為什麼各國當前普遍使用容量為30發的彈匣?簡單地説,這是從戰火中總結出的經驗。經過考證和計算,在實戰中,容彈30發的彈匣剛好可以為臥姿射擊的士兵提供最科學與舒服的支點。

    除了直與彎的變化、薄與厚的改進,彈匣的設計理念也有了長足發展,滾筒彈匣便是經典一例。設計師邁克爾·米勒和沃倫斯·斯托克頓在1985年提出,在彈匣內部主軸上安裝旋轉彈簧,令子彈沿著螺旋導槽逐步向前推進,運動路線與電鑽鑽頭的凹槽類似,為彈匣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款採用滾筒彈匣供彈的衝鋒槍,就是卡利科衝鋒槍。作為一種輕巧緊湊、容彈量大的彈匣,它的最大供彈量達100發,從射擊火力持續性來看可與機槍相媲美。如此設計,在確保較大彈容量的同時,既避免了超長彈匣造成的槍身高度過高,又避免了彈鼓造成的寬度過大。不過,該型彈匣分量沉重、結構復雜、故障率高,一旦發生故障難以迅速排除,因此並不適合作為普遍裝備的供彈裝置。

    未來戰場,彈匣到底有多重

    科技的不斷發展讓未來戰場的彈匣重量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輕巧便攜、皮實抗造、裝彈迅速、通用性強是其不變的目標與追求。

    減輕重量,先從材料下手。新型材料的發展讓彈匣“輕身”有了很多可能,當前國際上普遍採用的是鋁合金彈匣,如以色列的TAR-21、比利時的F2000等。鋁合金彈匣與塑膠彈匣相比有較高的強度,不易磨損脫落和發生彈匣口部變形,尤其是便于加裝快速裝彈器。

    近兩年,德國HK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聚合物彈匣,該型彈匣全身透明,可以清晰看到內部彈簧組件和子彈數量,且堅固耐用。

    新材料改變著彈匣的形態,新技術的誕生也讓彈匣悄然在發生變化。美國辛特考公司在市場上推出配用于格洛克43手槍的3D列印擴容彈匣,該彈匣被命名為“3Dplus2”,“plus2”意為增加2發容彈量。該彈匣兼具身量較輕、安裝方便等特點。

    “私人定制”“互換通用”等理念也讓彈匣重量可增可減。一種槍適配多種彈匣和一種彈匣適配多型槍械形成的排列組合,讓戰士在執行任務時可以靈活選擇彈匣,精確控制攜彈量。

    此外,讓彈匣更為順手好用的各類配套産品也如雨後春筍,讓人目不暇接。比如彈匣防塵蓋、彈匣連接器、快速裝彈器、“快速再裝填”彈匣袋、彈匣連接器,甚至還出現了彈量數字螢幕,這些裝備的出現讓彈匣進入了運用“易時代”。

    展望未來,微型子彈、埋頭彈等新型彈藥的運用或可讓彈匣進一步瘦身縮水,而微型鐳射武器、電磁武器的運用,甚至可能讓彈匣“有其實”而“無其型”。未來戰場上,彈匣的重量將依然會和戰爭形態的變化一同變化,但為槍械提供持續可靠的彈藥始終是其不變的追求。(劉建元 朱夢圓)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臘八到 粥飄香
臘八到 粥飄香
湖北宣恩:臘月花爭艷
湖北宣恩:臘月花爭艷
青海湖進入封凍期
青海湖進入封凍期
多彩鹽湖入畫來
多彩鹽湖入畫來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42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