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春走基層丨銅鼓嶺的“牧星人”
2020-01-22 10:38:4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銅鼓嶺測控點。黃國暢 攝

    新華社海口1月21日電(記者李國利、劉藝)學校一放假,張文佳便帶著兒子孫牧星來到海南島最東端的銅鼓嶺,打算今年春節陪著丈夫孫亦林一起過。

    只是,1歲5個月大的孩子“近父情怯”,哭著鬧著掙脫爸爸伸過來的雙臂,卻來到旁邊衝著大海小聲地叫“爸爸、爸爸”。

    小牧星身後,是塊花崗岩石,上面鐫刻“牧箭逐星”四個大字。這,既是他名字的源起,也是測控點負責人孫亦林和同事長年累月為之奮鬥的職責所係。

    銅鼓嶺測控點內標誌性石刻:“牧箭逐星”石。黃國暢 攝

    東經110度、北緯19度,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銅鼓嶺測控點,三面臨海。

    站在銅鼓嶺上遠眺,西北方向的大海那邊,發射塔架清晰可見。自2016年6月至今,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長徵五號多次從這裏點火升空。

    孫亦林對新華社記者説,火箭從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後,他們負責上報火箭起飛和初始飛行階段的數據資訊,是測控接力的“萬裏海天第一棒”。

    星空下的測控設備。黃國暢 攝

    38歲的雷達技師管士磊是在銅鼓嶺工作時間最久的“老人”。2013年測控點尚未完全建成,他就來到了這裏。7年來,他參與了站裏所有的航太測控任務。每一次,他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第一時間捕獲目標。

    “捕獲,跟蹤正常……”2019年12月27日晚,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剛剛起飛,管士磊便操作雷達緊緊盯住,並把數據實時傳回指控中心,確保“胖五”王者歸來。

    遺憾的是,管士磊從未親眼看過一次火箭發射時的壯觀場景,僅僅聽過火箭飛越銅鼓嶺上空時的轟鳴。

    “雷達測控專業性強,暫時沒人能替代。”測控點黨支部書記黃國暢解釋説,“短期內,老管還是沒機會看現場發射。”

    雷達崗位操作手正在進行設備維護。黃國暢 攝

    23歲的遙測崗位操作手劉思禹比管士磊幸運得多,剛上銅鼓嶺不久便趕上長徵五號發射。“親眼看著我國最大的火箭升空,特別激動。”他頓了頓又接著説,“但我更想親手測控火箭入軌。”

    這也是劉思禹立下的新年“flag”。

    2019年6月獲準到遙測崗位後,劉思禹夏天在測控設備裏“蒸桑拿”;長管值班,他緊盯螢幕12小時,下崗時頭暈眼花。這些,劉思禹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什麼時候才能獨立上崗,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遙測崗位操作手。

    “我可不能輕易讓你‘得逞’。”另一位遙測崗位操作手馬亮笑著拍了拍劉思禹的肩膀。每次火箭發射,遙測設備只有一名操作手,他倆既是朋友,也是對手。

    比劉思禹早到測控點3個月的馬亮,最初在炊事班當大廚,一道紅燒獅子頭讓大家讚不絕口。閒暇時,這個1999年出生的大男孩喜歡到遙測崗位跟著看——他想放下大勺,和火箭打交道。

    2019年初,馬亮迎來機會:遙測崗位人員短缺斷檔。

    從那時起,學習室裏每晚都有馬亮的身影;上崗考核近3000道試題題庫,他背了十幾遍;任務空閒期,他常常泡在設備操作臺,熟悉規范流程每個步驟。

    終于,長徵五號發射時,馬亮的崗位從灶臺變為遙測設備操作臺。他説:“做菜時,調料放多放少,差不多就行。但火箭遙測不同,每個數據都必須精準無誤。”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破雲而出。黃國暢 攝

    長徵五號B首飛、探月工程、火星探測……2020年,文昌航太發射場將首次迎來高密度發射任務。1月20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産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先後運抵發射場,孫亦林、馬亮、劉思禹等“牧星人”決定鼠年春節不回家,在銅鼓嶺上緊鑼密鼓地開始備戰。

    正在執行任務的崗位操作手。黃國暢 攝

    面向大海,仰望星空。孫亦林説:“牧箭逐星是我們的初心使命,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決心完成好任務,跑好測控係統第一棒。”

    測控點上,迎來清晨第一縷陽光。黃國暢 攝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00後”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00後”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1044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