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0T1主戰坦克經過兩次升級,性能大幅提升
被燒燬的M60T1主戰坦克
近日,俄羅斯媒體曝光一組土耳其車隊在敘利亞境內被襲擊後的照片,其中,一輛土軍最新型M60T1“超級巴頓”主戰坦克被燒燬的圖片格外引人關注。顯然,該坦克的反應裝甲在炮擊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保護作用,整輛坦克連同運輸車被徹底燒燬,足見來襲炮火之猛烈。
“老樹開新花”
M60“巴頓”是美國於1956年開始研製的二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也是冷戰時期裝備最廣的一型坦克,該型坦克曾大量提供給美國盟友,其中包括以色列和土耳其。
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隊裝備的M60主戰坦克曾給予阿拉伯國家軍隊不小打擊,但自身也損失慘重。1982年以色列軍隊入侵黎巴嫩南部時,以軍M60主戰坦克遭到敘利亞軍隊最新裝備的T-72主戰坦克毀滅性打擊。戰後,以色列開始對M60主戰坦克進行升級,通過加裝附加裝甲、升級觀瞄系統等提升其作戰能力,升級後的M60主戰坦克被命名為“馬加奇”7系列主戰坦克。
土耳其方面,上世紀90年代末,土軍的裝備主力是M60A1/A3主戰坦克,面對敘利亞軍隊的T-72主戰坦克毫無優勢可言,因此,土耳其聯合以色列對該型坦克進行升級。升級方案是在以軍“馬加奇”7C主戰坦克基礎上,通過增加裝甲組件和換裝火炮提高性能。
2005年第一輛改進樣車下線,被命名為M60T主戰坦克。2007年至2009年,土軍共有170輛坦克完成升級改裝。不過,土軍並不滿足於此。近年來,隨着邊境衝突增多和越境作戰的需要,土軍又為M60T主戰坦克加裝新型電子和觀瞄系統等,進一步強化其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改進後的坦克被命名為M60T1主戰坦克,升級結束後很快投入敘利亞戰場。
兩度升級提升性能
M60T1主戰坦克乘員4人,戰鬥全重55噸,車長9.4米,車身寬3.63米,全高3.05米。這種坦克在外觀上已徹底擺脫“巴頓”系列主戰坦克圓滾滾的外形,棱角更加分明,具有現代戰車美感,這主要得益於其加裝的模塊化反應裝甲。
M60T1主戰坦克共有兩層裝甲,內層是原有車體的均質鋼裝甲,外層是加裝的反應裝甲,其外形被設計為楔形結構,可最大限度提升防禦能力。此外,M60T1主戰坦克還計劃配備主動防禦系統,可以發射攔截彈應對來襲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等。
在火力提升方面,M60主戰坦克上的105毫米線膛炮雖然打擊精度高,但穿透力差,因此,升級後的M60T主戰坦克換裝一門120毫米滑膛炮,能夠發射各種120毫米炮彈。此外,在升級M60T1主戰坦克時,土耳其又為該炮加裝一套新型遙控武器站,可配備12.7毫米機槍、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或7.62毫米機槍,提升其城市作戰能力。
在機動性方面,M60T1主戰坦克換裝新發動機,功率提高24%,此外還換裝更先進的傳動裝置和變速器,機動性有較大提升。
在戰場態勢感知方面,M60T主戰坦克加裝一套車長獨立熱成像觀瞄鏡,進一步提升坦克的夜戰能力。在升級M60T1主戰坦克時,考慮到其需要執行邊境監視和值守等任務,M60T1主戰坦克在炮塔上又加裝一套可伸縮的360°連續監視系統,可以坦克為中心構建區域監控網絡,確保坦克乘員具備良好的態勢感知能力。
總體來説,通過兩輪升級,土耳其軍隊原來裝備的老式M60坦克從第二代主戰坦克“搖身”變為一型“準三代”主戰坦克,成為“巴頓”坦克家族中最強悍的一員,即使與T-72主戰坦克相比,性能也不遜色。
猝不及防被擊毀
從土耳其車隊被襲擊的現場照片來看,此次襲擊猛烈而短促,土軍大量戰車被擊毀,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輛面目全非的M60T1主戰坦克,是什麼武器能夠摧毀這輛超級坦克?
分析認為,一種可能是敘利亞軍隊裝備的俄制T-90主戰坦克或T-72主戰坦克,它們是敘利亞政府軍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各擁有一門125毫米滑膛炮,發射的鎢合金穿甲彈能夠擊穿數百毫米的均質鋼裝甲。M60T1主戰坦克上加裝的爆炸反應裝甲主要防禦對像是聚能裝藥破甲彈,對這種鎢合金穿甲彈難以抵禦。
另一種可能是敘利亞軍隊裝備的榴彈炮或火箭炮。這些俄制火炮能夠發射各種爆破彈和燃燒彈等,儘管炮彈打擊精度差,但勝在口徑大,且帶有燃燒等附帶殺傷能力,能夠對車隊等目標進行覆蓋式密集打擊。
不過,根據土耳其國防部通報稱損失來自炮擊,綜合車隊中還有一些裝甲車輛沒有受損,分析認為敘利亞炮兵的遠程炮擊可能性最大。這輛倒楣的M60T1主戰坦克很可能受到近距離爆炸的榴彈爆炸衝擊波影響,其裝甲原本足以抵禦爆炸破片殺傷,無奈運輸車已經起火,最終將車上的坦克一同付之一炬。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