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米格-31戰機出征北極 誓要成為酷寒地帶“空中利刃”
2020-04-29 11:45:17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米格-31BM戰鬥機挂載着R-77中程空空導彈正準備升空(圖片來源:俄羅斯國防部官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近日報道稱,俄軍飛行員駕駛米格-31戰鬥機在北極進行了低平流層作戰任務的演練。經過現代化升級後的米格-31戰鬥機,在演習中爬升到了1.7萬米的高空。

    米格-31戰鬥機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其前身是具有傳奇色彩的米格-25戰鬥機。米格-25戰鬥機是世界上首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這也使得擁有米格-25技術基礎的米格-31具備了超聲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83馬赫。這樣優異的性能使得米格-31至今仍是俄羅斯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

    對此,軍事科普作家陳光文&&:“參加演習的應該是最新型的米格-31BM。此前有媒體報道,米格-31BM的升空上限可達到2.4萬米。而此次作戰演練中,戰鬥機僅爬升到了1.7萬米的高空,這可能是因為米格-31BM攜帶了‘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在攜帶了重物的極端環境下,上升到1.7萬米高空應該能滿足戰術要求。”

    升級後超視距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作為米格-25戰鬥機的發展型號,米格-31一問世就引起了西方的廣泛關注,因為比起曾經的米格-25,米格-31可謂進步明顯。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米格-31是蘇聯米格設計局研發的一款串列雙座重型全天候高速遠程戰鬥機,於1975年首飛成功,該機採用三梁結構懸臂式上單翼,機身有50%的材料是合金鋼,具有重量大、速度快、載彈多、截擊能力強以及適應惡劣的野戰機場起降等顯著特點。

    “米格-31可在缺乏地面預警雷達支援的西伯利亞、遠東和北極地區活動,並能獨立截擊敵方的飛行器,目標包括高空高速轟炸機、高空偵察機與最先進的低空亞音速巡航導彈等。”陳光文説。

    算起來,米格-31已經差不多年近半百,但卻仍舊受到現在俄羅斯空天軍的青睞。此前也有報道指出,俄羅斯因為難以大量購買蘇-35與蘇-57,所以加快了改造米格-31的步伐。

    公開資料顯示,米格-31的最新升級型號為米格-31BM,升級內容主要集中在引入大大改善探測和跟蹤性能的N007AM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射程更遠的R-37M導彈,以及可以更好地把戰術信息呈現給飛行員和武器操作員的機載航電系統。安裝N007AM雷達的米格-31BM不但可以當作小型預警機為友機提供空中情報的信息,還可以同時跟蹤24個空中目標,並同時引導6枚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同時攻擊6個空中目標。

    “經過上述升級後,米格-31BM已變成一種更有效的遠程截擊機,超視距作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擊落亞聲速和超聲速的隱身載人或無人機及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甚至在2.5萬米高空以6馬赫飛行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陳光文&&。

    被稱為“飛行的導彈部隊”

    米格-31系列戰鬥機被冠以“飛行的導彈部隊”稱號,據稱米格-31系列戰鬥機配備多型導彈,使其具備超遠程防空、反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反低軌衛星、反航母艦群、

    對地打擊壓制等高端制敵能力。2018年普京國情咨文披露“匕首”高超聲速導彈時,米格-31就是載機。

    “米格-31最威風的就是武器系統,全機有8個外挂架,機身下4個,可挂4枚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兩側機翼下各有兩個外側挂架可以挂中距或近距紅外空空導彈。這些導彈可以是R-33、R-33S、R-37M或R-77-1。其中,R-37M是一款超遠程超聲速空空導彈,射程超過300公里。據説R-37M能擊中在1.5—2.5萬米高度範圍內做8g過載機動的目標,迎頭攻擊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陳光文&&。

    更引人關注的是米格-31BM已經完成了搭載“匕首”導彈的試驗,這使該機能在2000公里外就讓別國龐大的航母戰鬥群灰飛煙滅。所以,米格-31在當今仍可以説技術十分先進。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俄羅斯對北極的資源日益重視,隨着氣候變化,北極圈內的冰層逐漸融化,這一海域成為了連接亞美、亞歐、歐美的最短航線。通過北極航道進行海運已成為可能,原本不被任何國家擁有主權的北極,如今成為各國搶佔的新目標。

    由於性能優異,已擁有蘇-35的俄空天軍也對米格-31BM愛不釋手。“經過升級後的米格-31BM可以彌補俄羅斯人口稀少的北部和遠東偏遠地區的薄弱防空網絡的不足,還可對俄羅斯提出的雄心勃勃的北極軍事擴張和自然資源勘探戰略保駕護航,也能對駐紮在阿拉斯加的美國F-22戰機形成一定牽制。”陳光文説。

    秀出維護北極利益的“肌肉”

    目前,北極周邊各國紛紛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部署,一直以北極地區“核心國家”自居的俄羅斯,也充分亮出其捍衛自身北極利益的“肌肉”。陳光文&&,北極地區存在高寒、暴風天氣多、機場與交通設施維護困難等問題,所以能夠在北極地區使用的武器,都是經過嚴格考驗的特定裝備。

    目前俄羅斯部署在北極圈內的航空武器,主要是圖-95MS轟炸機、圖-142巡邏機、蘇-25攻擊機、蘇-34多用途戰機和米格-31截擊機等機型,當然還有米-8AMTSH-VA軍用直升機。近來,這些機型已經進行了多次演習,其中包括米格-31BM戰鬥機與轟炸機演練在陸海空摧毀假想敵的聯合行動。

    美國也十分重視北極地區作戰。4月21日,首批兩架F-35A戰機飛抵阿拉斯加埃爾森空軍基地。到2021年底,共計將有54架F-35A部署在這裡。

    那麼,此次米格-31戰鬥機在北極演練中充當着什麼樣的角色呢?

    陳光文&&,俄羅斯專家認為北極地區的空中走廊尤其重要,潛在敵人有可能從該地對烏拉爾、西伯利亞和俄羅斯中部地區實施打擊。現在的俄羅斯需要這樣一種大型截擊機——啟動快,爬升速度快,飛行高度高,能夠在地面雷達站發現目標的第一時間迅速升空,並機動到目標位置;滯空時間長,可以滿足長時間、大空域巡邏的要求。米格-31BM就是這樣一型戰機。

    “如今,更多的米格-31正在被升級為米格-31BM,而且大都部署在了靠近北極圈的酷寒地帶。米格-31BM不但可以攔截空中進攻,還可以為巡邏的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實施武裝護航,必要時也可對敵方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所以是俄羅斯維護北極利益的‘空中利刃’。”陳光文説。(張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西溪濕地花朝美
西溪濕地花朝美
十八洞村裏的苗鄉“網紅”
十八洞村裏的苗鄉“網紅”
德國特勞恩施泰因:自製口罩
德國特勞恩施泰因:自製口罩
新疆天山天池“開湖”
新疆天山天池“開湖”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105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