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國首枚遠端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海上測控40周年記
2020-05-19 19:18:0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5月19日電題:駛向南太平洋——我國首枚遠端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海上測控40周年記

    高超、亓創

    “580”是一個任務代號,代表的是我國19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發射首枚遠端運載火箭試驗。同時,這也是遠望號船隊“走向深藍”的起點。

    克服重重困難,一心完成任務

    1980年5月1日,遠望1號、2號和海軍、國家海洋局的16艘艦船、4架直升機組成海上測量船編隊,奔赴南太平洋預定海域。

    這次出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海上力量最龐大的一次行動。中國人上一次如此規模的遠距離航海,還要追溯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下西洋”。

    位于南太平洋的那片陌生海域,更是一個中國人從未涉足的地方。

    曾擔任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高級工程師的薛亮回憶,出海的時候,每個人都領到一張表,分別填寫自己的家庭、單位住址和通信地址。大家都清楚,此次出海生死未卜,但都有著一份決心,那就是一定要完成好任務。

    船隊從離開祖國到抵達測量海域,短短十幾天,經歷春、夏、秋三個季節,跨越溫帶、亞熱帶、熱帶三個氣候帶和東9、東10、東11三個時區。

    中國如此大規模的遠航行動,引起了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密切關注。“跟蹤拍照、騷擾,最近的時候飛機離我們的天線大概只有二三十米。”薛亮回憶,從特混編隊駛入宮古海峽的那一刻開始,一直到任務結束,共遇外國艦船30多批(艘)、飛機50多架次。

    把脈風雲變幻,確定發射日期

    1980年5月,我國宣布將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

    發射窗口已經對外宣布,但具體的發射日期還要看測量船隊對落區的氣象預報,這是決策的重要依據。曾任遠望2號船首席預報員的陳信雄回憶,當時,他和同事們認真分析雲圖、討論天氣走向,3天連夜攻關,推斷5月18日天氣晴朗,具備末區測量要求的氣象條件,指揮部照此定下發射日為18日。

    可是,隨著日期臨近,連續幾天的天氣卻時好時壞:16日,天空陰霾,七八級的大風將船吹得左右搖擺;17日,烏雲密布、雷聲轟鳴,一場傾盆大雨從早下到晚。嘩嘩的雨聲揪著參試人員的心:“這樣的鬼天氣,明天還能發射嗎?”

    通過查看探空氣球和衛星雲圖標出的資訊,陳信雄和同事們拍著胸脯報告:“天氣趨于好轉,明天可以發射。”

    18日一早,大家一起床便跑去上甲板,雨已經停了,但天空仍舊陰雲密布。早飯過後,烏雲漸散。進入發射前4小時準備程式後不久,試驗海區已經是晴空萬裏,海上預報準確無誤!

    精確測量火箭運作軌跡和數據艙落水點,是特混編隊此次出航最重要的任務。一旦因為設備問題導致測量失利,就意味著所有人的努力都將白費。

    遠望1號、2號分別于1977年8月、10月建成下水,是我國第一代航太遠洋測量船,配備了2000多套常規的機電設備和1000多臺套精密的測量設備。

    海上測控是在海水涌動、船體擺動、天線晃動、目標移動的環境下進行。曾任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高級工程師的王火根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好比行進中的坦克打移動靶,靶靶要十環,不能有分毫偏差。”

    王火根回憶:“在十幾天的航行中,測控係統的同事們除了忍受出海暈船的痛苦外,每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了機房。很多在陸地上用起來很牢靠的設備,到了海上就‘趴窩’了。設備故障接連不斷,他們跟在屁股後面維修、更換,僅二極體就換了一大盒。”

    隨著發射日期越來越近,崗位人員發現故障的能力在提高、排除故障的經驗在飛漲,各種各樣的設備故障都能夠做到及時發現迅速解決,做到了設備狀態總體可控,大家完成任務的信心更足了。

    海上精準測量,“遠望”譽滿神州

    就在測量船檢修和聯調的同時,位于中國西北的發射場,中國第一枚遠端運載火箭也在做著發射前的最後檢查。

    北京時間5月18日零點剛過,發射場區的工作人員開始為火箭加注燃料。與此同時,遠望1號、2號測量船和向陽紅10號海洋調查船進入試驗中心海域,其余艦船也分別出現在各自預定位置,擔負起保障和警戒任務。

    上午10時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遠端運載火箭從戈壁大漠騰空而起,穿越千山萬水,飛向目標海域。

    火箭飛行30分鐘後,2艘遠望號船西北上空的雲端裏,“嗖”地飛出一個亮點,越來越亮,似火紅的流星從船的右舷上空劃過。

    短短幾十秒內,遠望號船雷達和遙測設備及時發現目標,雷達係統負責人徐更興科學組織,做到了對飛行目標早發現、穩跟蹤,取得了從目標出地平線到數據艙落水的全弧段跟蹤優異成績。遠望號船技師王曉德所編制的實時程式,準確引導測量設備捕獲目標,記錄數據完整有效,預想的四種情況和三種應急手段以及海事衛星接收處理方案,在任務中發揮巨大作用。

    數據艙準確濺落在預定洋面上,掀起近百米的衝天水柱。約2分鐘後,航測直升機在測量船隊的精確引導下,迅速發現了數據艙染色海域,並兩次飛躍上空進行拍攝。落點測量均方誤差僅有300多米。從打撈直升機接近目標到潛水員打撈完畢,僅用時14分鐘。

    遠望號船在大洋上獲得的航太器測量數據,對于遠端運載火箭後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創造了中國航太的新紀元,實現了我國海上測量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

    如今,隨著我國航太事業快速發展,遠望號船任務海域分布越來越廣,航渡時間越來越長,任務頻度越來越高,測量船也不斷地經歷更新換代。如今,遠望號測量船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中國的航太器測控網也從國內延伸到了世界三大洋任何一個海域。

    今年,北鬥組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火星探測工程按節點推進、空間站任務大幕開啟……中國航太對太空的探索有多遠,遠望號船架起的海上天梯就將有多高。

+1
【糾錯】 責任編輯: 丁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鳥瞰珠峰
鳥瞰珠峰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62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