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時政 | 國際 | 港澳 | 台灣 | 財經 | 法治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VOL 6

2015年3月25日

湯余銘,號北雁山人,著名居士畫家、專業美術家,溫州樂清人。自1973年起創作了一大批家喻戶曉的宣傳畫、年畫,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全國發行。90年代轉入研究世界文化遺産藝術,創作出獨具一格、中西結合的三維效果作品。現為世界文化遺産藝術研究會會長。女兒湯唯為著名影星。
用作品呼喚社會各界關注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
湯余銘近照

湯余銘近照

湯余銘展示作品

湯余銘展示作品

湯余銘接受採訪

湯余銘接受採訪

組織寫生團 促進文化交流

世界文化遺産藝術研究會成立一年多來,作為會長的湯余銘組織了多次關於世界文化遺産的藝術品鑒會、文化藝術沙龍和大型展覽,同時還組織了寫生團前往世界文化遺産黃山、西湖和佛教聖地九華山等地的寫生活動。據悉,今年寫生團將前往歐洲的世界文化遺址進行寫生,通過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創作和展覽的形式,一方面將中國的文化遺産納入世界文化的視野,保護和弘揚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一方面推動各國的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藝術交流研究和人類文明的傳承。[點擊詳細]

潛心鑽研 留住中華民族的美

看到那麼多絢爛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産被破壞,湯余銘憂心忡忡:“很多佛像面容慈祥,身姿曼妙,然而現在由於嚴重的自然風化,已經面目全非……珍貴而脆弱是每一處世界文化遺産的特質,我想畫家的職責就是要留住中華民族的美。”龍門石窟裏的佛像迦葉的頭沒有了,兩旁力士也不見了,他便查閱大量的佛理、年代以及其他佛的形象,參考佐證之後用畫筆盡可能還原佛像原貌。[點擊詳細]

以佛教世界文化遺産為主題

選擇佛教題材 找到藝術歸屬

湯余銘把自己藝術創作分為三個階段,70年代為第一階段以畫油畫為主,80年代為第二個階段以中國畫為主,90年代開始研究世界文化遺産至今創作世界文化遺産的題材系列作品為第三個階段。他説:“50歲以前的藝術,並不屬於我自己,因為都不是我想畫的,而是按別人的要求作畫,50歲後,我找到了佛教世界文化遺産這些創作題材,此後的藝術才是真正屬於我自己的。”[點擊詳細]

藝術創作“直指內心”

在當下藝術市場如火如荼之際,越來越多藝術家蠢蠢欲動,當下仍然堅持藝術創作“直指內心”的藝術家難能可貴,湯余銘便是其一。在大多數人為市場歡呼之時,他選擇隱居山野;在多數人崇拜推崇西方藝術時,他選擇了傳統國畫;在創作心理浮躁、創作題材陳舊、創作動機商業化時,他選擇了佛教世界文化遺産題材;在多數同輩畫家安享晚年之時,他堅持藝術創作和藝術理想。[點擊詳細]

湯余銘與女兒湯唯共賞畫作

湯余銘與女兒湯唯共賞畫作

湯余銘寫生

湯余銘寫生

湯余銘作品

湯余銘作品

作品印象:探尋“天地”大美
作品:佛龕像

作品:佛龕像

作品:日月觀音

作品:日月觀音

為世界文化遺産寫形立傳

湯余銘先生,筆名北雁山人,一位以世界文化遺産和佛教為創作題材的畫家。曾踏訪佛教聖地,以一個畫者的心境參悟佛理,潛心研究中國歷代佛像的妙理玄機,以水墨畫的藝術形式錶現佛教文化藝術的高深玄妙之境。癸未之秋,年逾花甲的湯余銘來到樂山、峨眉觀光游覽,對景寫生,以飽滿的激情創作了展示峨眉山美景和大佛風貌的國畫佳作。一組是《佛國峨眉天下秀》、《峨眉聖境》;另一幅是《樂山大佛山水畫》。這些峨眉山——樂山大佛題材的優秀畫作,是對“世界自然文化遺産”高層次的藝術展示,其審美價值是任何其它作品都不能替代和超越的。[點擊詳細]

為佛教美術開拓藝術新境界

北雁山人(湯余銘)以水墨或彩墨認真地寫會,使這些佛教美術在另一空間開拓藝術的新境界。北雁山人用了十餘年的時間進行研究,所以他對石窟雕像藝術的理解,較為深刻,因而他所畫的石窟佛教造像,無論是尊像群像,都顯得更生動、更有神韻,甚至連石窟岩石的質感也能表現出來,至為難得。讓我們讚之曰:善哉善哉![點擊詳細]

交流:行者的腳步跨越海峽

用畫筆重現世界文化遺産

這個世界上有一類畫家,他們不單純為受眾的眼睛而畫,而是更注重心靈和文化內涵上的溝通。畫家湯余銘先生便是如此。從青年時期繪畫中國社會紅色題材,到潛居五台山12年研究佛教文化,最終投入畢生心力探索世界文化遺産,整個過程,耗費了湯余銘先生46載的光陰。2014年11月6日,台灣中正紀念堂,湯余銘“世界文化遺産繪畫作品展”開幕。世界各地的文化名流特意趕來參觀,有人驚嘆地寫下:“這是我過去幾年來所見到的最美藝術作品!”女兒湯唯也前來助陣,她乖巧地為父親研墨。在湯唯心中,父親對藝術的執着,早已深深影響自己。[點擊詳細]

保留世界文化傳承

全世界目前已得到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産共有779處,每年仍有新的世界角落在送件中,每通過一件,就代表需要更多的人力與願力來做好保護的工作,而傳承的工作也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交棒與接續。在這個重要的工作裏,湯余銘老師——著名的居士畫家北雁山人,是這眾多行者中的一位。他的繪畫創作裏共有五百多幅是世界文化遺産地的寫生。對於一個畫者來説,用畫筆在紙上回復古跡本來的面貌,呈現到大眾的面前,這工作是神聖與令人帶着敬意賞畫的最大原因。[點擊詳細]

湯余銘與女兒湯唯在台灣

湯余銘與女兒湯唯在台灣

作品:雲崗飛天

作品:雲崗飛天

作品:東嶽泰山

作品:東嶽泰山

01003010105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