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昆明7月8日電(記者姚兵)經過一個多月蹲守,雲南省德宏州的生態攝影師近日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破洞出巢的珍貴影像。
出巢後的雙角犀鳥雛鳥一家停留在樹枝上(7月6日攝)。新華社發(朱邊勇 攝)
6日一早,生態攝影師何海燕等人來到位于德宏州盈江縣的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經過兩個多小時等待,觀測到雙角犀鳥雛鳥開始從樹洞裏的巢穴中探出頭來。雛鳥多次觀望後,將泥巴等封巢物往外拋擲,隨後飛離巢穴,開始森林裏的生活。
“能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影像,我非常激動。”何海燕説,長時間的蹲守拍攝十分辛苦,希望通過這些珍貴、美好的影像讓更多人了解自然、保護自然。
雙角犀鳥“夫婦”停留在巢穴附近的樹枝上(7月4日攝)。新華社發(朱邊勇 攝)
“雙角犀鳥是熱帶雨林的標志性旗艦物種,雨林保存、保護得好不好,通常會通過這些旗艦物種來進行評價。近年來,盈江境內多次觀測到不同種類的犀鳥繁衍後代的景象,説明這裏生態保存、保護得很好。”盈江觀鳥協會會長班鼎盈説。
班鼎盈介紹,雙角犀鳥的繁育方式比較特別,完成交配後,雌鳥會鑽進樹洞,用泥巴、果子、糞便把樹洞封起來,只留一條小縫用于雄鳥喂食,以確保自己和幼鳥不被天敵傷害。雌鳥在樹洞中孵育雛鳥達數月之久,待雛鳥長得差不多時,雌鳥會破洞而出,然後再將洞口封上。
據盈江觀鳥協會介紹,目前德宏州境內已有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冠斑犀鳥的孵育觀測記錄,觀測到的犀鳥數量約為200只。
雙角犀鳥雛鳥從巢穴中探出頭來(7月6日攝)。新華社發(朱邊勇 攝)
一只雙角犀鳥在飛行中(7月4日攝)。新華社發(朱邊勇 攝)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