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第三屆健康中國發展論壇暨2017《健康解碼》開放合作大會于5月18日在北京舉辦。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建民在“介入治療”對話環節發言。
劉建民表示,現在隨著大家對人體解剖生理認識的提高和深入以後,除了吃藥、打針之外,切開皮膚、切開肌肉、切開組織,把裏面的碎片去除掉。過去只有大外科,慢慢發展成了腦部神經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慢慢發展的更細。它的基本的原因就是從打針、吃藥到切開皮膚。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外科的創傷非常大,外科醫生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的積累。
物理學在醫學當中發展最快的是兩個,一個是技術,我們現在通過CT、磁共振可以看到,第二個物理學的發展是産量,通過一些器械去達到不再開刀,而是一根針、一個管。我們血管全身都是相通的,從一個血管的針眼扎到另一個血管裏面,只要有血管的地方,我們都可以通過微創治療的方法,這是介入醫學為什麼會發展這麼快的一個基本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未來醫學,外科慢慢會越來越小,內科也會越來越小,介入醫學需要有準備的人,還要有專門的技術,以及和外科內科不一樣的東西,現在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介入治療,它解決了內科和外科不能解決,或者説內科和外科解決不好的東西。
劉建民説:“大家聽到的動脈瘤也好、動脈畸形也好,我講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腦卒中大家都知道,跟腦卒中類似的還是腦梗塞,就是脫落的斑塊突然堵掉了,我們通過定位的方法,把這個栓子拿出來,或者把閉塞的血管打開,立刻腦功能就恢復了,這就是介入在神經、血管當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如果説是長動脈瘤了,就像車胎鼓一個泡泡,一旦破裂,病人會迅速的死亡。我們通過微創的方法把它治療好,這是介入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最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