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特輯:逆行的天使
  【有話|國際護士節特輯:逆行的天使】經歷了戰“疫”,今年的“5.12”國際護士節意義非比尋常。據國家衛健委統計,全國累計派出42322名醫務人員前往湖北支援抗“疫”,其中護士有28679人。新華網《有話》國際護士節特輯採訪了4位援鄂醫療隊護士,講述她們這段逆行而上的勇敢經歷。今天,請不要吝嗇我們的祝福,傾聽她們的心聲,由衷地向白衣天使們致敬!

  經歷了戰“疫”,今年的“5.12”國際護士節意義非比尋常。據國家衛健委統計,全國累計派出42322名醫務人員前往湖北支援抗“疫”,其中護士有28679人。新華網《有話》國際護士節特輯採訪了4位援鄂醫療隊護士,講述她們這段逆行而上的勇敢經歷。今天,請不要吝嗇我們的祝福,傾聽她們的心聲,由衷地向白衣天使們致敬!

  正月初二,醫院號召大家報名支援湖北,謝軍俊立刻報上了自己的名字。她給出的理由特別簡單,“既然自己是學醫的,就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

  正月十六淩晨兩點的一通緊急電話,成為謝軍俊此次征程的起點。電話那端告訴她早上六點要去醫院集合,向武漢出發。她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淩晨兩點之後家人們都醒過來幫我收拾行李,我們這裏不是有句俗語‘開工餃子下馬面’嘛,我媽五點鐘就開始準備給我包餃子。”這並不是一頓家常飯,在遠行之前,母親手中的餃子在無聲地傳達著父母親人對謝軍俊平安歸來的祝願。

  在武漢的方艙醫院裏,一個個行走的白色防護服成為與死神賽跑的寫照。但是防護服裏的醫護人員,卻肩負著巨大的考驗。謝軍俊説:“因為之前從來沒有穿著防護服工作過,體力消耗其實很大。我們在艙裏穿著防護服的工作時間是六個小時,期間不可以吃東西喝水,也不能去廁所,加上來回上班的時間,接近十個小時了。”她也害怕上班的時候萬一上廁所,所以會提前穿好尿布濕,目的就是在醫療資源緊缺的時期,能夠省下一套防護服,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雖然防護服遮住了醫護人員的面容,但是愛從不會被掩蓋,病人們的關心愛護成為謝軍俊勇敢堅持的動力。“病人們對我們很好。每次我們給病人測完體溫,或者是給他們做完任何一項治療以後,好多病人都會主動地跟我們説一聲:‘謝謝你們,你們真是辛苦了。’”謝軍俊想到這兒,笑著説:“當聽到那種話以後,覺得自己真的是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從起初方艙醫院滿滿當當的二百余病人,到病人逐一走出醫院,以及最終休艙結局的到來,謝軍俊見證了充滿希望的整個過程。她的使命暫時告一段落,迎來了回家的日子。“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下了車以後抱抱自己的孩子,抱抱自己的父母。”回想起這次擁抱的感覺,謝軍俊説,“感覺是過了這麼長時間了,終于平安地回來了。一個是激動,一個是想念吧。”

  謝軍俊還分享了一份來自孩子的特殊禮物,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她六歲的小女兒畫了一幅畫。女兒對她説:“媽媽,我畫的是你們打敗病毒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謝軍俊説:“我真的是特別感動,雖然説孩子小,但是她認為病毒被打敗了,媽媽可能就要回來了。”

  “對我們來説,在我們職業生涯中這真的是一次難忘的經歷。”謝軍俊這樣評價此次抗疫歷程,她認為“在需要我們去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去的話,肯定會後悔的。因為我們是學醫的,我們的職責也是救死扶傷,一個是自己的責任,再一個也應該為國家盡這一份義務。”

  2月9日的淩晨2:30,護士石慧娟接到電話,4個半小時之後她將作為山西第4批醫療隊中的一員,飛往湖北。這時候,她的父母還不知道她早就報名了援鄂醫療隊;而石慧娟自己也不知道飛機的目的地正是疫情的中心——武漢。

  進入方艙醫院前石慧娟也是緊張的,她對最壞的情況早有心理準備。“感染之後變成重症患者,真的是有可能……就消失在湖北了吧。”不過忙碌的醫護工作讓石慧娟無暇多慮,她和另外2名“戰友”,要負責方艙醫院裏52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

  令她意外的是,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中也有許多溫情和感動。有一位70歲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加重,呼吸困難,石慧娟給他做了吸氧,但是詢問他有沒有心慌等其他方面症狀的時候,二人的溝通出現了障礙,石慧娟聽不懂老先生的武漢方言。看到老人説話越來越吃力,石慧娟很焦急。“我來幫你,我來幫你翻譯。”這時候,臨床的一位患者説道。還有一位20多歲的肺炎患者,在石慧娟發飯或者發水果時,總愛問他們:“需要幫忙嗎?有沒有其他需要我幫忙的?”

  石慧娟很感動,也很受鼓舞。他們都是新冠肺炎的患者,對病毒都充滿了恐懼,每一個人都需要安撫,但這時候,有很多人認為“雖然我是患者,但我依然願意去幫助別人,我覺得我現在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千人同心可得千人之力,每一個人,包括患者本人,都在用適合他自己的方式來抗擊肺炎,那種眾志成城、團結一致的力量,很震撼心靈。

  在方艙醫院的日子裏,每次媽媽打來視頻電話,石慧娟都等她挂掉後再打語音電話回去,“我在監護室上班,不方便給你視頻。”就這樣,她瞞了父母四十多天——她不敢讓有高血壓的父母,尤其是腦出血後遺症患者的爸爸知道她在疫情最嚴峻的武漢,為她的安危提心吊膽,徹夜地擔憂

  在我國新冠肺炎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的時候,方艙醫院要休艙了——安全了!石慧娟終于在電話中告訴了媽媽她的戰鬥,希望她因為有這樣的女兒而驕傲。她後來知道,媽媽在挂了電話以後失聲痛哭。回到家鄉臨汾以後,石慧娟在酒店接受隔離。幾天後,她的媽媽突然來了電話,説快到酒店了。石慧娟勸阻她,説自己沒有解除醫學觀察,不能和親人見面。媽媽説:“我能遠遠地看一眼嗎?”十幾分鐘後,媽媽和妹妹站在了酒店花池的外面,石慧娟站在裏面——她們隔空招了招手,算是在生死考驗後初見了。

  石慧娟説,“這次報名去湖北支援,我沒有遺憾。這是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所以不認為它是一件多麼苦的事情。我希望結果是好的,我為之而努力了。”

  大年三十那天,看到工作群裏的動員消息後,員麗毫不猶豫地主動報名去支援湖北。大年初二早上6:00,在父母渾然不知的情況下,員麗收拾好行李出發了。對于員麗來説,不告知父母是違背孝心,但是援助湖北更是源于心中那份無法放下的責任。父母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員麗支援湖北的消息後立馬打電話詢問,員麗卻遲遲不敢按下接聽鍵:“我媽看到了之後就給我打電話,我就不接,我不敢接。”而在員麗他們的隊伍裏,這不是個例,甚至一半以上的醫護人員都是瞞著父母,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抗疫前線

  “母親對孩子的那種情感,可能別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的。”員麗是一個女兒的同時也是一位母親。當員麗報名之後,她的女兒對她説:“媽媽你怎麼還不走,你快去幫助他們。”可能對于一個八九歲的孩子而言,她並不明白這趟“旅途”有著多大的危險,員麗平安回家的時候,女兒連發了兩條抖音:“我媽媽終于回來了”、“我媽媽太不容易了。”孩子,等你長大後,你一定會明白你媽媽的這次支援前線的意義

  “害怕自己有問題,甚至我們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有問題,這個是沒有辦法不去懷疑的。”員麗説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她從湖北回來的歡迎會上,母親從背後一把抱住她時,她的本能反應卻是一把將母親推開,因為她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是安全的。“推開之後第一反應是後悔,可能作為父母、其他人不太理解我的這個舉動。”14天醫學觀察結束後,員麗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母親補上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當時我媽已經哭成淚人了,抱著我説孩子受苦了,可算平安地回來了。”

  “我沒有覺得這是一件多麼值得炫耀,值得去被標榜的事情,不要叫我英雄之類的。”這次的平安歸來,員麗所在的醫療團隊無一例感染病例。所支援地區的新增病例也很快清零,但她心裏卻五味雜陳。“我不希望別人叫我英雄,我覺得這個光環太大了,因為我覺得什麼鮮花、掌聲都會歸于平淡,我會回到一個正常的生活當中去,所以我不希望被過多標榜,我也沒有把自己當成英雄,我回來之後還是要盡到一個護士的責任,一個管理者的責任,我會更加地、努力地去履行我的職責。”

  在大年初二報名的時候,12歲的孩子對申麗説:“我不讓你報,媽媽會有生命危險的。”申麗説:“可是不報,我會後悔在被需要的時候沒有挺身而出。”

  到達武漢後,有18年臨床一線經歷的申麗第一次戴三層醫護手套給病人抽血、測血糖,防護服也要穿三層。一般8:30的早班,他們6:20就從酒店出發去往醫院,在路上她會吃塊巧克力或者壓縮餅幹,不敢多喝水。在防護服裏穿著紙尿褲不算什麼——為了避免去衛生間産生防護服的穿脫消耗,大家從一開始就是如此。

  但最難受的是防護服十分悶熱壓抑,本身穿上它就會缺氧,而護士們需要不停走動,不停説話,更是加劇缺氧的症狀。申麗説,大家經常會感到噁心,感到胃裏的東西在往上反。可是又不能吐。“我們後來都開玩笑了:反上來以後,咽下去,繼續把班上完。”申麗的鼻梁很高,而護目鏡的型號是一樣的,每次一上完班鼻子就壓破了,現在申麗的鼻梁處還有一個傷痕。

  忙的時候也會連著上兩三個班次:早上8:30上到晚上8:30是一個班次,晚上8:30上到第二天早上8:30是一個班次。本來班次是不會連著排的,但是因為上班的過程中會有人暈倒,所以會安排備班的。備班是有一個人或兩個人,但如果同時有病人發生意外情況或者病人太多,那就需要加班了。

  第二天要上早班,申麗前一個晚上就容易睡不著覺,她會吃點鎮定類的藥,然後幫助睡眠。除了在醫院護理病人的班次,申麗還有另外的任務。因為特殊時期她們的駐地是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的,所以護士們還要輪流負責駐地的其他工作。例如,酒店前臺進行接待、15層樓的所有區域的衛生、垃圾清理、飯菜的運送、給進艙的人員發物資、整理物資,在帳篷裏上夜班、給出艙的人員消毒……下了“前線”的班,還需要值“後勤”的班,申麗説:“基本上沒有什麼休息。”

  “因為我們走的時候就已經做好吃苦的準備了,吃苦受累去。”生理上的壓力和辛苦都被申麗輕描淡寫地掠過,而她唯一一次熱淚盈眶,是聽到了一位病人説:“你不要離我太近,我身上有病毒。你們不遠千裏來幫助我們,希望你們都能平安回家。”聽到這樣的話,吃苦、受傷都不掉淚的申麗流淚了,但是她拼命忍耐,告訴自己穿著防護服、戴著眼鏡不能哭。

  3月18號武漢新增清零了。和酒店的心理輔導師聊過一次天的申麗説,這個消息才是最好的一個“治療”,“瞬間心裏馬上就輕快了。”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6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