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館
概況
  展館由兩個環形軌道構成,形成室內和室外部分,從上俯瞰形似一個螺旋體,超越了傳統的展覽形式,帶來不斷穿梭於室內與室外的感受。展館就像一本打開的童話書,分“我們如何生活”、 “我們如何娛樂”、 “我們如何設想未來”三章,介紹丹麥人日常生、性格愛好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丹麥的象徵、著名雕塑——“小美人魚”第一次走出國門,放置於丹麥館中央,讓參觀者感覺置身於安徒生的童王國。
基本信息
場館主題:夢幻城市 國家館日:6月29日  展館面積:3000平方米  展館位置:C片區 官方網站
展館外觀
  整座建築是一個巨大的管狀鋼結構,就像一艘鋼鐵巨輪的船身。展館的外立面是該建築中最為經濟、節能的部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讓陽光照進室內,還有助於自然通風,每個孔洞都安裝有LED光源,既可以調節場館內的光線,也可以在夜間照亮外立面。因此,丹麥館的外立面猶如一幅光與影的抽象圖案,映射出場館內川流不息的人流、自行車以及鋼墻內的壓力流動。
展示內容
  丹麥館如同一本生動的童話書,帶領參觀者親身體驗丹麥的城市生活。童話書分為三個章節:丹麥著名電影導演Martin de Thurah製作了第一章“我們如何生活”,講述了丹麥人如何在城市生活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結構,包括如何創建擁有高質量生活的城市;第二章“我們如何娛樂”則是與攝影師Peter Funch聯手製作的,介紹了丹麥人以及他們關於生活價值的個人故事;最後一章“我們如何設想未來”則展望了丹麥-中國的共同未來,以及雙方在技術和知識領域的合作將如何改善城市生活。
亮點
與“小美人魚”一起戲水
哥本哈根久負盛名的小美人魚銅像此次將首次走出國門。她將被安放在丹麥館內的一個水池中央,水池中放置1000立方米海水,水池的一旁設計了水凈化系統,在世博會召開的半年時間裏,丹麥館水池的水將不再更換,完全靠凈化系統保持清潔。為了使參觀者有一種親臨哥本哈根的感覺,丹麥館的水池允許參觀者戲水,讓參觀者體驗海水輕撫腳趾的感覺。
自行車盤旋軌道
在丹麥館,參觀者可以看到一座雙螺旋形的建築,其人行道和車行道,從地面盤旋兩次到達12米的高度,又盤旋而下回到地面。自行車在丹麥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為了提倡環保的出行理念,丹麥館將為參觀者準備三四百輛丹麥的自行車。
品嘗地道丹麥美食
丹麥負有盛名的廚師和美食書籍作者Adam Aamann將在世博會期間負責經營位於丹麥館頂樓的餐廳,為前來參觀的游客提供好吃、地道的丹麥美食。 Adam Aamann將對傳統的丹麥三明治製作工藝進行改良,賦予其時尚的新造型。此外,餐廳還將提供特製雞湯等丹麥傳統美食。
中丹藝術家攜手演出
丹麥館日定於2010年6月29日,館日的總主題是“對話”。屆時,中國和丹麥的藝術家將通過一場由古典音樂、演唱和芭蕾三种經典藝術形式構成的音樂慶典晚會,展開中國和丹麥間的對話。此外,世博會期間,丹麥館每週都將舉辦名為“人魚之樂”的音樂演出,邀請來自丹麥和中國的不同風格的音樂家和樂隊參加。
展館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