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外媒:馬克龍既非撒切爾也非布萊爾
2018-06-20 09:43:1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英國金融時報網6月20日發表《經濟學人》巴黎分社社長索菲·佩德在該報撰寫的題為《馬克龍既非撒切爾也非布萊爾》的文章。文章説,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可能不喜歡被比作這兩位英國前首相中的任何一位,也不想用“左”或“右”來界定他的政治活動。

  盡管馬克龍改革歐元區的雄圖偉志在歐洲日益孤立無援,但他的國內日程正在成功推進。但是,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在國內,他的對手稱他為瑪格麗特·馬克龍或埃馬紐埃爾·撒切爾。在海外,他與鐵路工會的對決被描述為他的“撒切爾時刻”:考驗這位法國“鐵漢子”能否鎮住罷工工人並整頓這個國家。

  在法國街頭,馬克龍“理順”法國的意志正面臨著迄今最嚴峻的考驗。但是,在精神上,這位法國總統更像是第一任期時的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而不是瑪格麗特·撒切爾。

  馬克龍的批評者把他描繪成一個熱血的資本家,這可以理解。曾經在洛希爾從事投資銀行工作、畢業于法國頂尖院校的馬克龍,是無根的全球化精英的典型代表。如今,左翼指責他廢除法國寶貴的社會模式。今年5月,這位法國總統登上了《福布斯》雜志的封面,下面的標題是“自由市場的領袖”。

  為鼓勵投資和促進就業,馬克龍確實在理直氣壯地支援私營部門。為此,他削減了企業和富人的稅賦、放寬了勞工規定,並設計了旨在把科技初創企業吸引到巴黎的計劃。與此同時,一次旨在設法節省預算的公共支出審核即將公布。然而,他的思想與撒切爾主義的國家觀和自由放任經濟學幾乎毫無關係。

  “我相信市場經濟、開放的世界,”馬克龍去年夏天對我説,“但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監管規則,以應對全球資本主義的種種出格。”面對家門口狹隘的民粹主義者,他認為選民們需要感覺到他們並非獨自面對著機器、演算法以及開放邊界的威脅。

  馬克龍尋求的是國家怎樣能以一種良性的方式提供安慰:一套幫助人們樹立起接受或適應變革所需的信心的保護措施。他認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接受競爭和自由化的規則。

  市場經濟和社會保護相結合的模式,確實與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政策有些相似。馬克龍讀過安東尼·吉登斯的著作,也認識布萊爾的一些親信,盡管他只見過布萊爾幾次。實用主義、同時借鑒左翼和右翼的思想,也讓人想起了早期的布萊爾主義。

  然而,馬克龍認為“第三條道路”是對英國歷史上特定的後撒切爾時刻的政治回應。他今年對我説:“法國面臨的是不同的挑戰:一個過于強勢、需要提高效率的政府所帶來的挑戰。”把他比作布萊爾還有其他局限性,尤其是因為馬克龍的“朱庇特式”風格與布萊爾第一任期時“叫我托尼”那種平易近人、踏實做事的風格截然不同。最重要的是,這位法國總統沒打算用“左”或“右”為參照來界定他的政治活動。這就是他拒絕“中間派”這個標簽的原因。

  事實上,馬克龍的核心哲學與“第二左翼”——以已故的法國前總理米歇爾·羅卡爾為代表人物的思潮——有很大關係。馬克龍與很多前羅卡爾派人物很親近,其中包括他的總理、中右翼人士愛德華·菲利普。

  羅卡爾對社會進步的思考打破了當時佔上風的社會黨教義:認為平等高于自由。務實、親商以及將反貧困政策視為投資人力資本而加以提倡的羅卡爾——以及保羅·裏克爾(馬克龍在學生時代為他工作過)——啟迪了馬克龍的政治哲學。

  法國左翼指責馬克龍大幅倒向右翼。這種指責有一定的依據,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説明瞭法國政治階層的思維方式。當法國政府把貧困地區五至六歲學童所在的班級規模減半時,這被視為學校改革。對馬克龍而言,這一舉措是他反貧困政策的核心。

  他的出發點是賦權和社會流動的願景,這一願景不僅借鑒了羅卡爾的思想,而且借鑒了阿瑪蒂亞·森和約翰·羅爾斯等英語世界的政治哲學家。這一願景最終歸結于一個讓人想起了法國理論家亨利·德聖-西蒙的信念:實現他所尋求的轉變的最好方式是讓技術官僚掌權。

  馬克龍對法國政府的抱負是使其更加靈活,並把公共開支限制在國內生産總值(GDP)的52%。他可能無法實現這一點。但是,如果他做到了,法國擁有的仍將是歐洲花錢最大方的政府之一。這或許帶有一點布萊爾的意味,但絕非撒切爾的願景。正如他的很多同輩人一樣,馬克龍會説英語。但他並不想效倣那些英國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雪梅 王秀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滬指跌破3000點
滬指跌破3000點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和田農民:從挖玉人到採花人
和田農民:從挖玉人到採花人
以賽為媒 畢業生找“婆家”
以賽為媒 畢業生找“婆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90129897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