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小法庭”調解邊民矛盾,邊防小學惠及“小留學生”
中緬邊境的二“小”實踐
瑞麗市姐相鄉銀井小學的中緬兩國小學生在71號界碑旁(2011年5月31日攝)。
瑞麗市姐相鄉司法所所長許華(左)和緬方調解人南亮在銀井涉外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門口(5月23日攝)。
兩名銀井小學的緬甸小學生在瑞麗市姐相鄉銀井“一寨兩國”國門書社裏看緬文雜誌(2015年1月15日攝)。
瑞麗市姐相鄉銀井小學的幾名學生騎着自行車在去學校的路上(2011年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藺以光攝
緬甸農戶的牛吃了中國農民的玉米苗,咋辦?
邊界這邊的豬拱了那一側的地,咋整?
兩國邊民通婚生的娃娃,義務教育誰管?
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姐相鄉銀井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71號界碑兩側,中緬邊民同趕一街、共飲一水、通婚互市、跨境而居、和睦相處,形成“一寨兩國”奇觀。當地政府有效探索涉外司法和教育的二“小”模式——與緬方共建“國際小法庭”調處邊民矛盾糾紛;開辦中緬邊境第一所邊防小學接納緬籍“小留學生”。為鞏固睦鄰友好、永葆胞波情誼、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小法庭”:跨越國境的獨特調解
“許所長,有人在邊境線上吵起來了!”近日,姐相鄉司法所所長許華接報一起糾紛:緬方村民楊某的牛“越境”到中國村民王某的菜地又吃又踩並撞傷王某,雙方家人因賠償問題在71號界碑附近發生爭執。接報後,許華馬上邀請緬方調解員到現場參與糾紛調處。最終當事雙方達成賠償協議,握手言和。
這樣的小糾紛在當地並不鮮見。銀井寨是古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瑞麗口岸南部的重要通道,在這裡中緬兩國間沒有天然屏障,田地犬牙交錯、雞犬相聞。兩國邊民習俗相近、語言相通,時常串門互動、跨境耕作。“緬方豬牛入境糟蹋莊稼”“中方雞鴨出國覓食生蛋”等時有發生。
瑞麗市結合人民調解工作的特點,在銀井寨成立由司法、公安邊防、村委會等組成的中緬邊民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在需要多方參與調解的情況下邀請緬方村寨頭人、族長等一起開展調處。該調處中心被邊民譽為邊境線上的“國際小法庭”。
翻開《“國際小法庭”糾紛調解卷宗》,調解內容主要涉及中緬邊民“經濟賠償”“涉緬婚姻家庭”“子女上學”“贍養老人”“財産分割”等。當事人姓名、國籍、性別、年齡、住址,糾紛簡述,調解結果,上訴及覆核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
已擔任“國際小法庭”調解人五年多的緬方村寨頭人南亮,中文流利。“今年,我和中方調解員按照申請、審核、調查、調解的流程,採取現場或庭式調解方式已成功調處10多起邊民糾紛。”南亮解釋説,“調解是柔性而非剛性的。既遵循兩國法律法規、村規民約,又考慮兩國邊民風俗習慣,讓糾紛雙方都服氣。”
來自緬方的糾紛當事人蝶蝶昂深有感觸地説:“原先發生糾紛,雙方吵個不停,問題非但沒解決,而且鬧得很不愉快。自從有了‘國際小法庭’,中緬雙方調解員都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我們當然希望促成和解。”
71號界碑見證:“國際小法庭”的中緬調解員五年來共調解矛盾糾紛169起,調解成功率達97%。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換來了邊民的笑臉和邊境的寧靜。體現了“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為中緬友誼打下堅實的民間基礎。
“小留學生”:上學出國、放學回國
13歲的緬甸女孩妹鳳每天往來於中緬之間:清晨,她騎着自行車出境到中方上小學,傍晚回到緬甸的家中——和她一樣,每天都有不少緬籍“小留學生”一邊同國門邊防官兵打招呼,一邊三五成群地騎車從71號界碑旁的銀井通道進入中國境內。他們“上學出國、放學回國”的身影,成為中緬邊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近年來,隨着當地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和涉緬婚姻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緬甸家庭選擇把孩子送到中國讀書。妹鳳就讀的銀井小學,被稱為“中緬邊境第一所邊防小學”,由姐相鄉政府、德宏公安邊防支隊、社會力量三方聯創。
教育無國界,大愛無親疏。“我們實行漢、傣、緬‘三語教學’,傳授民族團結、傣族傳統文化、中緬友好歷史文化等知識。”銀井小學校長孫加亮介紹,目前該校學生共143人,其中緬籍學生51人,是名副其實的“跨國學堂”。
課堂上書聲瑯瑯、操場上歡聲笑語。“在這裡,中緬兩國孩子待遇同等,沒有國別之分。他們學一樣的課程,共同享受‘兩免一補’、免費營養餐等。”銀井邊境檢查站站長譚澤鑫説,“我站開闢‘綠色通道’方便緬籍學生&&境;成立了‘陽光工程’基金,先後資助近80名中緬貧困兒童。”
當被問及“你為什麼來中國讀書”時,二年級的緬籍學生旺卯回答:“這裡的學習條件好,我可以學寫中國字,還能交中國小朋友。我長大想當醫生,為大家看病。”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一寨兩國’,唇齒相依、心手相連、世代友好……”伴着銀井小學校歌的悠揚旋律,又將有15名新入學的“小留學生”成為71號界碑的新“朋友”。
依法治邊民心穩聯合辦學胞波情
“國境線長169.8公里”;
“2017年口岸&&境1783萬人次”;
“口岸貨運量、人流量、車流量連年居雲南省之首”;
瑞麗是中國對緬貿易出口最大陸路口岸,是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隨着中緬邊民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增多,雙方在生産生活中的各類糾紛及涉緬婚姻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不可避免。“‘一寨兩國’的二‘小’實踐,為中緬邊境睦鄰安鄰富鄰示範區建設提供了成功經驗。”瑞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棍麼説。
71號界碑邊的“國際小法庭”不再孤單:20多個涉外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室)正在瑞麗市乃至雲南全省的中緬邊境地區雨後春筍般涌現,依法治邊水平顯著提升。
在瑞麗市姐告口岸,“國際小法庭”變身“國門訴訟服務站”。瑞麗國門社區黨委副書記康文韜説:“我們為大量緬籍入境務工人員提供糾紛調解、各類諮詢和訴訟代理服務,確保民心穩定。”
71號界碑邊的“小留學生”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隨着瑞麗國家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緬甸人到瑞麗經商務工,其適齡子女在瑞麗學校就讀的需求與日俱增。目前瑞麗市緬籍學生已達1000多人,未來幾年將進一步加大接收“小留學生”力度。
與此同時,瑞麗市教育部門與緬方聯合辦學,借助“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基地”&&,加強緬籍學生實用職業技能培養,深化産教融合,為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提供高效人才保障。(記者周寧、藺以光)
-
中老緬泰啟動第71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
記者從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獲悉,中老緬泰第71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26日在中國關累港啟動。2018-06-26 16:12:25
-
警惕免費游騙局 中緬邊境賭場拘禁案今年超百起
昨日,外交部領事司再次通過其公眾號發布提示信息稱,今年初以來,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共處理百餘起中國公民被誘騙至中緬邊境緬方佤邦、動臘、動波、動平、木姐、果敢參與賭博並被非法拘禁的求助案件。” 提示消息稱,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切勿輕信赴緬虛假信息,避免捲入涉賭騙局。2018-05-05 10:42:2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