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西蘭小學生的一次戶外實踐課
2019-03-06 14:11:1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國際·圖文互動)(3)特寫:新西蘭小學生的一次戶外實踐課 

  3月5日,在新西蘭惠靈頓市郊的奧塔裏-威爾頓公園,兩名小學生徒步行走。新華社記者 郭磊 攝

  新華社惠靈頓3月6日電 特寫:新西蘭小學生的一次戶外實踐課

  新華社記者郭磊 盧懷謙

  “孩子們,如果在今天的戶外課過程中突發地震,我們該怎麼做?”孩子們紛紛扔下書包,做出匐地、抱頭、蜷身的保護動作。他們步調一致,沒有人提問題,也沒有人説話。

  “很好,如果發生火災或地震,公園入口的橋梁會因安全原因臨時關閉,請大家留意另一條逃生通道。”5日,在新西蘭惠靈頓市郊的奧塔裏-威爾頓公園,工作人員正帶領一群10歲左右的孩子進行戶外實踐課。

  新西蘭地質災害頻發,學會野外生存基本技能以及在突發災害中第一時間自救是從娃娃開始的必修課程。當天,126名來自惠靈頓約翰遜維爾小學的五六年級學生背著一天的裝備補給,來到奧塔裏-威爾頓公園上戶外實踐課。

  在當天的課程中,每七八個孩子分為一組,在一名老師帶領下,開始野外徒步。徒步過程中,每人要全程背負自己所有的物品,包括食物、水、衣物和學習用品等。老師要求孩子不能留下任何垃圾,午餐産生的果皮、食物外包裝等均需打包帶走。徒步時間約3小時,負重約3到5公斤。

  馬麗·希基是維多利亞大學一名退休教育學教授,此前她的專業是培訓中小學教師,現在作為特別顧問參加中小學戶外實踐活動。“如今的孩子有很多我們那個年代不曾遇到的問題。看手機、打遊戲、高度依賴電子設備而缺乏人際交往和生存能力,我們所有的戶外實踐活動都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戶外實踐課並非只是行走和遊玩那麼簡單,老師給每個人準備了厚厚一摞學習資料:公園文字介紹和地圖、當日計劃行進路線、需要學習辨別的植物圖片等。孩子們還有一張任務表,在地圖上標記了20個地點和任務,需找到銀蕨、陸均松、貝殼杉等植物,觀察蟬蛻,觀察鰻魚棲居的小溪,畫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等等,孩子們須一一完成。

  “讓他們帶著任務走進自然,有點類似遊戲闖關,學習效果自然會好得多。”帶隊老師比安卡·克拉克説。

  據另一位老師喬安妮·威爾遜介紹,在新西蘭,戶外實踐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難度、強度和專業性不斷提高。這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有3個:認圖識路、辨認基礎植物及培養戶外精神。

  “比方説,孩子們首先要學會從地圖和徒步路線上的路標判斷自己所走的路線是否正確,這個公園裏岔路很多,但地圖標識清晰。他們可能迷路,可以討論,但最終需要形成一致意見。”

  “再比如,關于植物的學習和辨別,我們要求孩子從葉子的形狀、邊緣和結構去細致地體會。每個人把從現場看到的葉子與教材上抽象的畫面相比對,形成深刻印象和記憶。”威爾遜解釋説。

(國際·圖文互動)(2)特寫:新西蘭小學生的一次戶外實踐課 

  3月5日,在新西蘭惠靈頓市郊的奧塔裏-威爾頓公園,一名小學生湊近觀察路標牌上留下的兩只蟬蛻。新華社記者 郭磊 攝

  3個小時的野外行走,很多地方暴曬無蔭,但每個孩子都忙著完成任務而渾然不覺:是不是走在正確的路上、路邊樹叢裏又發現了什麼、這一片古怪的地衣到底有沒有毒、是不是又完成了一個任務……一路上,他們或埋頭爬山,或對樹幹上的蟬蛻評頭論足,或發現了一株奇形怪狀的植物而馬上趴在地上畫起來,個個忙得滿頭是汗。

  克拉克説:“這種訓練強度對10歲的孩子來説只能算是熱身。高年級小學生都要參加為期數天的戶外野營課程,屆時要自己背睡袋,在野外過集體生活一周。在此期間,孩子不能攜帶電子設備,家長也不得隨同或探望。”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巴西聖保羅的街頭狂歡
巴西聖保羅的街頭狂歡
考察成果豐碩 “雪龍”號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考察成果豐碩 “雪龍”號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
雪霽塔雲仙境
雪霽塔雲仙境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069121007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