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年三次大選凸顯以色列政治僵局
2020-03-03 14:11: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全球熱點)一年三次大選凸顯以色列政治僵局

  新華社記者

  當地時間2日,以色列舉行第23屆議會選舉。這是一年內的第三次。如此政治窘況,在以色列史無前例。

  以色列媒體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調顯示,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在本次選舉中領先。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組閣僵局,疲憊的以色列民眾做出無奈選擇。

  【新聞事實】

  本次選舉投票于當地時間2日7時(北京時間13時)開始,當日22時(北京時間3日4時)結束。據以色列中央選舉委員會數據,全國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為645萬,共設10631個投票站。

  此次大選,遇到三個新因素。一是以色列確診10例新冠肺炎病例,影響投票率。二是內塔尼亞胡涉嫌貪腐案將于3月17日開庭審理,可能導致民意波動。三是美國1月推出“中東和平新計劃”。該計劃意在幫助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夯實右翼票倉,必然影響選情。

  內塔尼亞胡3日淩晨已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勝選。以色列媒體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利庫德集團有望獲得36至37個議席,超過以色列最大反對黨、國防軍前總參謀長甘茨領導的中左翼藍白黨的32至34個議席。利庫德集團領導的右翼陣營共獲得59至60個議席,接近組閣所需的61席。

  此次選舉的官方初步計票結果將于3日公布,最終結果預計在一周內公布。

  此次大選中,兩個政黨頗受關注。一個是阿拉伯政黨“聯合名單”,民調顯示有望贏得14至15個議席,成為議會第三大黨。

  另一個是“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有望獲得6至7個議席。前兩次選舉後,右翼和左翼陣營都無法單獨組閣,這一政黨成為關鍵,獲稱“造王者”。該政黨選前強調既不會推選內塔尼亞胡,也不會推選甘茨出任總理。

  【深度分析】

  以色列組閣一再遭遇“難産”,表面上是因為主要政黨之間在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是否應該服兵役等具體問題上難以彌合分歧,深層原因卻是整個以色列社會在中東大變局背景下如何實現國家轉型的問題上出現裂痕。

  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中東地區出現三大陣營,分別是以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為核心的遜尼派陣營、以伊朗為核心的什葉派陣營和以以色列-土耳其為核心的親西方陣營。目前,第三個陣營不夠穩定,特別是土耳其已經大幅調整內外政策,與西方國家關係日益冷淡。為穩住該陣營,近來美國的中東政策頻頻向以色列傾斜。

  當前,以色列正面臨如何調整內外政策的抉擇。

  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在與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國家的頻繁軍事鬥爭中發展壯大。因此,具有深厚軍事背景的政治家往往能長青于以色列政壇,深受民眾信賴。

  隨著外部安全威脅降低和巴勒斯坦問題邊緣化,以色列生存之虞漸弱,右翼黨派的強硬路線受到越來越多以色列民眾質疑。以色列內政外交政策“變還是不變”,以及“如何變”,是以色列政治僵局背後的難題。

  【即時評論】

  以色列頻繁舉行大選,表明以色列政治生態已經發生根本改變,未來巴以和平進程將因此受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室主任唐志超認為,如今的以色列,任何一黨都難以獨領風騷。傳統的“英雄政治”色彩淡化,內塔尼亞胡個人魅力下降。政治極化和民粹主義嚴重,利益衝突日益加劇導致決策癱瘓。少數極端主義派別扮演重要角色,脆弱的聯合政府成為以色列政治常態。

  但在巴以問題上,無論哪個政黨組閣成功,以色列新政府都很可能更趨強硬。唐志超説,新政府將配合美國推動“中東和平新計劃”,尤其是加速對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的兼並。未來巴以和平前景將更為黯淡。

  【背景連結】

  以色列是議會制國家,議會實行一院制,共120名議員,任期4年。只有獲得3.25%以上選票的政黨才能進入議會,獲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可單獨組閣。由于中小黨派林立,以色列歷史上從未出現單一政黨組閣情況,歷屆政府都是由多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

  去年4月,利庫德集團贏得以色列第21屆議會選舉,但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議會隨後解散。當年9月舉行第22屆議會選舉後,總統裏夫林先後授權內塔尼亞胡和甘茨組閣,但兩人組閣均以失敗告終,議會再次被解散。(參與記者:喬繼紅、邵傑、呂迎旭、陳文仙、尚昊;編輯:馬曉燕、王豐豐)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初春拉魯濕地
初春拉魯濕地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花香伴春耕
花香伴春耕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65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