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積極溝通合作共用 中國助力全球戰疫
2020-04-09 14:33:0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綜述:積極溝通合作共用 中國助力全球戰疫

  新華社記者

  面對新冠疫情,資訊共用與協同合作對研究病毒特點、流行趨勢、診療方法等至關重要。中國在採取有力舉措防控本國疫情的同時,積極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通報資訊、分享經驗、推動藥物和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助力全球戰疫。

  及時通報資訊

  疫情發生後,中國公共衛生和科研機構與病毒“全速賽跑”,並及時向世界通報進展。從1月3日起,中國就定期向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等及時主動通報疫情資訊;1月8日初步確認新冠病毒為疫情病原,1月12日就向世衛組織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資訊,並在全球流感共用數據庫(GISAID)發布,與全球共用。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月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説:“中國在監測疫情爆發、分離病毒、對基因組測序並與世衛組織和世界分享方面的速度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多國專家學者近期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也對中國及時發布和分享疫情資訊及研究成果的做法高度評價。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洛塔爾·威勒説:“我們想向中國同行致敬,他們快速從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以及獲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並與世界同行共用,這對各國開發診斷工具至關重要。”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長古薩科夫表示,中國及時向世衛組織通報資訊,迅速分享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這是研究病毒以及開發藥物和疫苗的基礎資訊。中國專家在相關刊物上發表論文,向全世界介紹疫情資訊和防治方法等,還積極向其他疫情較重國家提供幫助,很好地履行了國際義務,展現了大國擔當。

  分享抗疫經驗

  為抗擊新冠疫情,中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不僅在較短時間內遏制了國內疫情發展態勢,也為各國戰疫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表示,中國的防控舉措全面扎實、富有成效,為全世界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中方已與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技術文件、舉行專家視頻會議。中國還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內瑞拉、菲律賓等國派遣了醫療專家組。此外,一些中國醫生通過在社交媒體“建群”等方式,與國際同行分享疫情防控與診療心得。

  3月13日,中國同中東歐17國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中國疾控、臨床、民航、海關、社區留觀等領域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的防疫經驗。與會的波蘭疫情防控總顧問伊沃娜·帕拉多夫斯卡-斯坦凱維奇説:“中國經驗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我們將據此調整現有防控措施。”

  4月5日,中國政府派遣的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表示,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經驗豐富,期待中國專家把經驗分享給菲律賓同行,菲方永遠不會忘記中方提供的幫助。

  推動科研合作

  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合作有助于加快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進程。無論是分享病毒資訊、搭建相關數據和科研成果共用平臺,還是開展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同舟共濟、合作共用始終貫穿著中國抗疫科研的全過程。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在3月26日的發布會上介紹,在疫苗研發方面,中國積極倡導全球合作,國內同步推進的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均對外開放,分別與美國、德國、英國等國開展合作。在“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用交流平臺”,已有99種期刊上線,論文和報告超過700篇。在《柳葉刀》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已發表54篇相關論文,供全球同行交流。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校長普拉迪普·科斯拉近期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的特徵、免疫係統反應、基因測序以及研發疫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這些資訊意義重大。“新冠疫情提醒我們,在科學和公共衛生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日前表示,各國在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展現了團結,在藥物研究、疫苗開發過程中同樣需要團結。只有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才能將優秀的科學家聚在一起,更快找到有效的疫苗和藥物。(執筆記者:郭洋;參與記者:田穎、譚晶晶、魏忠傑、李佳、劉曲、張章、袁夢晨、夏鵬)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積極溝通合作共用 中國助力全球戰疫-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58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