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用原創音樂支持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以色列歌手

2020年11月24日 23:18:21 | 來源: 新華網
分享到:

(海外抗疫故事·圖文互動)(1)通訊:用原創音樂支持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以色列歌手

  11月22日,歌手吉拉德·塞格夫在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工作室裏介紹他關於中國不同省份的歌曲創作系列。新華社記者 尚昊 攝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24日電 通訊:用原創音樂支持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以色列歌手

  新華社記者尚昊

  在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維夫一間音樂工作室裏,一曲高亢激昂的豫劇《穆桂英挂帥》選段響起。歌手吉拉德·塞格夫正以此為素材,創作一首關於河南的原創歌曲。

  這將是他關於中國不同省份的歌曲創作系列中的第7首歌。新冠疫情爆發以後,有感於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缺乏了解,塞格夫萌生以中國不同省份特色來創作歌曲的想法,希望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也以此支持中國人民的抗疫行動。

  2014年,塞格夫第一次來到中國,各地迥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令他印象深刻。此後,他20多次到訪中國,在旅行中積累了大量來自中國各地的音樂素材。如今,這些素材正不斷被運用到他的創作中。

  6月以來,他每個月都會推出一首新歌,並配上音樂視頻。在他看來,中國各地區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這些特色抽象成一個個音符,深刻地展現出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很多人只知道北京和上海,我想讓人們了解中國更多地區,”塞格夫説,“早在兩年前我就想創作關於中國的音樂和歌曲。疫情期間,我不得不待在家中,這反而使我有了新的想法和更多思考,於是決定用創作關於中國的歌曲來支持中國人民。”

  選擇中國不同省份的特色元素是塞格夫創作的第一步。在關於廣西的歌曲《有個地方》中,他以壯族山歌作為背景元素;而在關於陜西的歌曲《呼喊》中,他則借鑒了華陰老腔的剛直高亢、磅礡豪邁。

  桂林山水、西安鐘樓、上海外灘、丹霞地貌……塞格夫的音樂視頻中融入中國各地壯美河山。他希望通過這些元素表達自己對中國的理解和熱愛,也希望世界各地的朋友通過欣賞這些作品更加理解今天的中國和中國人民。

  塞格夫很感謝中國朋友對他的創作給予的幫助和 啟發。在他創作關於河南的音樂時,有人向他提及河南出土的賈湖骨笛——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之一。“這一古老樂器帶給我很多靈感和想象。”他説。

  塞格夫認為,在疫情期間開始這一創作計劃有着特別的意義。“音樂是一種可以溝通心靈的語言,它可以超越地域和種族。”他説,現在全球疫情肆虐,人們需要用音樂和歌聲來癒合創傷、搭建心靈的橋梁。

  展望未來,塞格夫&&將按照計劃完成關於中國不同省份的音樂創作。這位喜歡把自己稱為“行者”的歌手還期待疫情結束後能夠再次去中國,創作更多屬於他與中國之間獨有的音樂故事。

  “之前去廣西采風的時候,我發現關於劉三姐的故事和民歌,驚喜不已。我希望能在中國,走更多的路,有更多的發現。”塞格夫説。

   1 2 3 4 5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馬俊卿]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78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