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微紀錄·雲南故事】邊寨紀事:50年前在茅草房結婚,50年後他們要開鄉村旅館

2019年09月26日 09:28:41 | 來源:新華網

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摸黑走夜路”的貧困邊寨,如今舊貌換新顏。(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新華網昆明9月26日電(羅春明 趙普凡)老寨村地處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是一個邊境群山中的壯族村寨,全村24戶98人。和其他沿邊村寨一樣,貧窮是這里長久以來最深的烙印。

  時光荏苒,如今的老寨已然難尋窮困的印記。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新華網記者走進老寨,去記錄這裏的日常,探尋這裏發生的故事。

  侯興平今年79歲了,四個孩子都已成家在外務工,他和老伴蘭廷菊留在村裏安享晚年。由于年事已高,侯興平早已不再做農活,每天坐上電動輪椅到村裏走走看看,是他現在的日常生活。

  “以前都是茅草房,只有一條能走拖拉機的土路。”走在平坦寬闊的村道上,侯興平為記者講述著往事,“吃不飽飯,到山上抓小老鼠回來燒著吃。”

  吃不好、穿不暖、住得差,是侯興平刻骨銘心的記憶。而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寨人,他見證著這些年寨子的變化。

  2015年,雲南省將老寨村列為“沿邊三年行動計劃”省級試點村,整合投入專項資金871萬余元,青石板鋪設的道路通村達戶,太陽能路燈從村頭布到村尾,水電路、廣播電視、電話網絡等實現了“五通”,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摸黑走夜路”的貧困邊寨,如今宛如花園。

  侯興安在自家百香果園裏勞作。(新華網 趙普凡 攝)

  相比侯興平的閒適,侯興安則要忙碌得多。侯興安是侯興平的弟弟,比哥哥小12歲的他,身板還很硬朗,仍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大早,他就在自家百香果園裏忙開了。

  侯興安家的百香果園有14畝,是今年年初在政府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政府免費幫我們打好樁、拉好線,提供苗木,每畝還有800元的補助。”

  果園已經開始有了一些收益。除了合作社保底收購以外,侯興安還會用三輪車將果子拉到附近集市上賣,這樣價錢會更高一些。他估計,今年能有三四千塊錢的收入。

  和祖祖輩輩的老寨人一樣,侯興安以前也種植玉米、稻谷,卻只能勉強糊口。這些年,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幫助老寨發展起了百香果、火龍果、香蕉等經濟作物種植。“政策越來越好,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了。”侯興安邊幹活邊對記者説。

  侯興安在果園裏勞作著,而村民小組長張武榮也騎上摩托車喜滋滋地到寨子邊的景區上班了。

 村民小組長張武榮騎上摩托車到寨子邊的景區上班。(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麻栗坡縣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2013年開始發展紅色旅遊,老寨村就位于當地開發的“英雄老山聖地”景區內,這讓村民有了在家門口務工的機會。

  張武榮在景區謀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負責治安巡邏、引導遊客停車,上班一天、休息一天。對于半輩子耕田種地的張武榮來説,這份工作顯得很輕松。

  張武榮25歲那年到老寨做了到府女婿。在他的記憶裏,最困難的時候,連磨面的兩塊錢電費都拿不出來。如今,在家門口就業,每個月有2200元的收入,掙錢、農活兩不誤。他還盤算著把自家土地種上火龍果,攢點錢再買個小車,“進城也方便些。”

50年前在茅草房裏結婚,50年後侯興平和老伴籌劃著要開鄉村旅館。(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從村裏轉悠回來,侯興平和老伴聊起了結婚的往事。對于金婚的兩位老人來説,過去的日子充滿了艱辛與不易。

  “除了一床被面是新的,其他都是舊的。”看著穿著有破洞的衣服拍的結婚照,兩位老人感慨不已,“結婚的新房都是茅草房。”

  50年前在茅草房裏結了婚,後來茅草房變成了瓦房,到2017年初,又搬進了現在的新房,侯興平一家住房的變遷,也是老寨村民住房改善的縮影。在“沿邊三年行動計劃”省級試點村建設中,通過政府補助、貼息貸款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的方式,老寨家家戶戶蓋起了統一規劃的小樓房。

  隨著當地紅色旅遊的發展,景區與周邊村寨融為一體,地處景區核心區的老寨,也成了遊客體驗農家生活的典型村寨。村裏遊客越來越多,這讓侯興平萌生了新的想法,他打算把房間改造一下,時機成熟後就把孩子們叫回來,開一家鄉村旅館。這也是他和老伴現在最大的心願。

  無論是侯興安的果園、張武榮的新職業,還是侯興平的鄉村旅館,都是這個邊寨滄桑巨變的印記。在老寨採訪期間,村民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趕上了好時代。”和中國眾多沿邊村寨一樣,老寨在時代大潮中變遷、前行,孕育著希望,收獲著幸福。(完)

  往期回顧

  【微紀錄·雲南故事】反貧戰士

  【微紀錄·雲南故事】足球小將 高原追夢

  【微紀錄·雲南故事】“高墻醫生”

  【雲南故事特別策劃·我的滇池③】“土著植物”復蘇記

  【雲南故事特別策劃·我的滇池②】“市民河長”來巡河

  【雲南故事特別策劃·我的滇池】漁政執法“兄弟連”

  【微紀錄·雲南故事】花從鬥南來

  【微紀錄·雲南故事】進城的孩子 

  【微紀錄·雲南故事】衝上雲霄!為雲南“代言”的女飛行員

  【微紀錄•雲南故事】把論文寫在竹林裏的“農民”教授

【糾錯】 [責任編輯: 丁凝]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1138421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