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東陽女孩隻身奔赴貴州山區自費支教

 

到祖國需要我們的地方去

  徐佳怡,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不是超女賽場上的贏家。
  但是她出生發達的浙江東陽市。家境、父母以及誘人的工作機會,足以讓她無憂無慮。工作之餘,在舒適的閨房內聽着音樂,等待父母來喊吃飯-----這樣的生活,她有,並無可厚非。
  然而,就在一次駕駛名車去貴州旅行過程中,她遭遇了未曾經驗的沉重,還有理想和信念。她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社會對80後人的焦慮以及闡釋了她們對幸福的理解。

西部教育現狀 評論
黑龍江今年增110個去貴州名額 鼓勵大學生到西部創業
  今年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給黑龍江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優惠政策。除原有計劃,黑龍江將增加110個去貴州的名額,報名時間為4月15日至5月10日。更多>>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招募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西部計劃招募工作,一定要調動高校的積極性,挖掘高校大學生的資源,繼續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為祖國西部大開發輸送更多的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更多>>
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長 西部計劃辦致高校畢業生公開信
  選擇志願服務西部,不是享樂,也不是受苦,而是“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營造一個人生的奇蹟”。 更多>>
讓支教者擁有一根“精神手杖”
孟二冬事跡在湖南大學引起強烈反響
西部教育:因校長群體發展而更精彩
呂新萍:傳達西部教育呼聲
支援西部建設 學術回報社會
教育公平由"量"向"質"的艱難轉變
國家替支援西部大學生還款互惠雙贏
以法律保障為志願者注入服務熱情
讓優秀人才輕鬆去西部是當務之急
支教路上的苦與甜 圖片
浙江東陽富家女孩隻身奔赴貴州山區自費支教
  一名家境富裕的22歲浙江女孩徐佳怡,毅然選擇隻身來到條件艱苦的山村小學支教,她來前還曾駕駛着一輛價值40余萬元的轎車。更多>>
邢&小夥余恒菊貴州支教四載的故事
  瞞着父母去黔南偏遠的山區支教,在支教中相愛的女友不再回來。這位好男兒,用28歲的肩膀扛起貧窮與孤獨,扛起本不屬於他的那份責任。更多的國人在感動中記住了他的名字———余恒菊。更多>>
8年省吃儉用拿出14萬元資助46個貧困學子
  扎一個簡單馬尾辮,穿一件紅色的休閒小西裝,在周末午後校園的微風中,記者面前這個熱愛生活的感性女生───孫雅艷,已先後資助了46個貧困學生,為了大山裏的孩子,她多次下鄉並毅然支教1年。更多>>
清華學子西部支教生活
西海固演繹青春故事
女大學生拋卻光環連棄兩份好工作
西部路上,如何走得更遠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甘肅雖然遠距北京幾千里,但在我們所到的每所幼兒園都能感受到,老師們在努力地結合當地的情況,學習並落實着《綱要》的精神。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非常注重愛家鄉、愛周圍人的教育。更多>>
愛的路上我們共同成長——西部支教交流活動反思
  我們建議,以後的西部支教活動應統稱為“西部支教交流活動”,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西部之行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更多>>
西部支教志願者的探索和思考
  在農村,有文化的人越來越少,農村正在失血,但現在有一些非常令我們感到欣慰的事情,有一批志願者放棄了城市的工作,到農村去開辦學校、發展教育,發展經濟等等。更多>>
  我們製作這個專題,關注這樣一個女孩,不是為了樹立一個典型。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也沒有想過要被聚焦----這也許是80後年輕人的性格和行為方式。我們看到是一種當今社會久違的溫暖。它打開了幾代人的記憶之城。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浙江分社多媒體發展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嚴禁下載使用。
新華網浙江頻道主編信箱:xinhuawang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