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視點
|
"以券代薪"是促進消費,還是"強制消費"? | 日前,杭州市民對有關部門提出的一個初步建議反響十分熱烈:為了拉動消費,能否從領導幹部的工資、福利中切出10%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讓幹部帶頭來消費?贊成者認為"以券代薪"正可以促進消費,但反對者認為此舉"有強制之嫌"。 更多>> | 杭州第二階段6億元消費券將陸續發放 | 如果説年前杭州發放2億元消費券,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幫助困難群眾,促進企業發展,屬於授人以魚;那麼,杭州即將開始的第二階段6億元消費券發放,將本着授人以漁的想法,要給大家帶來長久的實惠。 更多>> | 杭州市人大代表建議發放文化消費券 | 在近日舉行杭州市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來自余杭代表團的市人大代表錢杭根提交了一份關於《發放“文化消費券”,提高市民素養》的建議更多>> |
|
|
|
"消費券"不能一發了之 |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為刺激旅游消費,寧波將向社會發放超過1億元的旅游消費饋贈。鎮海區推出了面向外來務工人員的旅游年卡;慈溪市政府則斥資200萬元統一採購門票,免費發放到全市大中小學生手中。更多>> | 關於消費券的各方觀點 | “歐元之父”蒙代爾:建議中國政府全民發放百元消費券,以啟動內需。一定要規定3個月內必須消費完,隨後相關的零售商可以把這些消費券拿去抵稅。1萬億的消費券對內需的刺激作用可能不會很大,但如果消費券在3個月內用完,則效果可提高4倍。更多>> | 王攀:“消費券抵工資”有悖依法行政 | 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提出擴大發放消費券的設想:“書記、市長帶頭,到1萬多名公務員,有可能的話,再到國家撥款事業單位,這些公務員和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要切出5%至10%,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更多>> | 以券代薪是一個兩頭不靠的方案 | 杭州在發放消費券拉動經濟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繼拿出1億元給杭州市民發放消費券後,在3月初至6月底,杭州市有關方面還將向上海、江蘇等地市民發放總金額達4000萬元的杭州旅游券。更多>> | 廣東省人大代表:消費券對單一城市作用不大 | 金融危機下,為拉動消費、擴大內需,成都、杭州兩市給市民發放消費券,鼓勵市民購物。是否應該發放消費券,成為人大代表在會場熱議的焦點。發放消費券,到底是多餘之舉,還是拉動內需的上策呢?更多>> | 關於消費券的各方觀點 | “歐元之父”蒙代爾:建議中國政府全民發放百元消費券,以啟動內需。一定要規定3個月內必須消費完,隨後相關的零售商可以把這些消費券拿去抵稅。1萬億的消費券對內需的刺激作用可能不會很大,但如果消費券在3個月內用完,則效果可提高4倍。 更多>> | 發消費券是一種最不好的選擇 | 消費券眼下儼然成了一些地方政府拉動消費、提振內需的不二法門。個別地方基於自身的特殊情況,用發消費券的方式來拉動經濟當無不可,但如果把這變成一種刺激經濟的重要方法,在全國推行開來,我看可能弊大於利。 更多>> | 以消費券代工資弊大於利 | 有消息稱,杭州市正考慮從市領導的工資、福利中切出10%,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同時,如果在市領導範圍內成功推廣後,這種做法還可能推廣到杭州所有的公務員中,比例為工資、福利的5%至10%。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