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有兵:守住一個孩子 就是成全一個家庭
視頻 | 蔣有兵:守住一個孩子 就是成全一個家庭

蔣有兵:守住一個孩子 就是成全一個家庭

扎根鄉村 用教育守住更多家庭

淳安縣雙源完小位于淳安縣的浪川鄉,學區覆蓋了6個行政村,15個自然村,最遠的學生上下學要10公里左右,辦學條件十分艱苦。2014年9月1日,蔣有兵第一天到雙源完小,直到今天,蔣有兵帶領著雙源完小的教師們,一直在堅守。

雙源完小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因此學校的生源其實很不穩定,目前學校總共只有66個孩子,其中36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其中還不包括父母在縣城務工的孩子。

因為教師數量少,雙源完小的老師都身兼數職,老師們主動做起了孩子們的“爹媽”。只要孩子在校,星期一到星期五24小時都有老師的全稱看管陪伴。在學習上,考慮到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可能導致的家庭教育出現斷層和空白,學校為住宿的孩子安排了每天晚上兩個課時的晚自習,老師們免費地對他們進行家庭作業的輔導。

只要堅持總會看見變化,在不斷地努力下,隨著現在淳安政府對教育的不斷投入,雙源完小的教學條件、生活條件都有了很多的改善,塑膠操場、太陽能熱水器、多媒體等設備都能夠滿足孩子的學習生活需求。

上過一天學也是我的學生 就要對他負責

2014年9月1日是我到雙源完小做校長的第一天,汪淩瑩的爸爸背著她來到我的辦公室,再又馬上跑下去,把她媽媽也抱到我的辦公室。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很震驚。後來我們了解到,這個家庭本來就很貧困,因為基因問題,媽媽是先天性的殘疾,王淩雲六歲以後因為意外的骨折也慢慢地出現了一些並發症。

王淩雲説,校長,求求你,我要讀書,不讀書以後沒飯吃。這讓我我聯想到了我小時候,我也是山裏的孩子,家庭貧困,缺少上學的機會,所以很理解這種心情。她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們當即決定,不管問題再大,也要讓她來上學。第二天王淩雲跟一年級隨班就讀,但是僅僅嘗試了一天,我們就不得不放棄。因為當時女教師數量少,她的生活問題我們沒法解決。同時,她的家庭也沒有人能來照顧她。

但是我們全體老師都想,既然來上過一天學,我們就不能放棄,她就是我們的學生。所以在9月4號的全體會上,我提出自願免費地到府輔導。不要讓這個小女孩讀書的夢想破滅,不要讓她對未來生活的希望破滅。

因為王淩雲比較特殊,所以我們給王淩雲上課,不能跟普通孩子一樣。所以在每個學期的開學初,我們專門制定出相關的方案和安排。在上課時間上,我們學校師資緊張,老師們根據安排,自己騰出半天時間。鄉下交通不便,很多老師包括一些老同志,選擇走上四公里的路去上課。

從最先開始的12個老師到現在17個老師,一些老師退休或者調離,但後面又有新老師來接力。所有老師都秉承用心做教育的態度,沒有一個老師提出放棄。

打造俱樂部 開展親子活動 讓山裏的孩子享受城裏的待遇

在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上,我們現在不斷的思考、嘗試以及探索。我們的理念就是讓山裏的孩子享受城裏的待遇。

2014年,雙源完小開始策劃打造一個“留守望同心”的留守學生部。2015年,很榮幸地得到了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的大力扶持。現在俱樂部已打造地比較完善,有棋藝區、影視區等等。另外我們特地利用電腦房,開發設置親情聊天室,跟家長實現線上的視頻聊天,盡可能地填補孩子的親情缺失。真正讓學校成為孩子的學習的園地、娛樂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健身的陣地。

每個學期初,我們要進行摸底排查建檔,制定相關的關愛留守的計劃,開展活動。每年學校會舉行校園文化節,把家長請到學校,和孩子們待上半天,讓孩子與父母交流溝通。這可以矯正留守兒童的因缺乏親情導致的心理問題。

鄉村教育 我們要做的其實很多

淳安位于杭州的西部,雙源完小又是一個鄉村學校。這樣的學校學生數不多,生活條件比較差,一些專業性課程的任課老師特別缺乏。學校沒有音樂老師、美術老師,英語也只能讓其他任課老師比如體育老師、數學老師去兼任。

我覺得,現在國家對鄉村教育教師都非常的關注關愛,近年來我們教育局縣政府的其實都有很多的一些政策性傾斜,但在對目前來説,鄉村教育還是有許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鄉村學校我覺得面臨最大問題就是教的好學生,留得住教師。

做教師愛心、責任、奉獻 一樣不可少

對于鄉村教師來説,除了基本的“四有”,愛心、責任、奉獻,一樣不可少。要有家鄉情結、對鄉村孩子要有感情、對鄉村教育有責任感。教師對山裏的孩子和家長來説,可能賦予的意義很大。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于老師來説是幾十分之一或者幾百分之一,而對一個家庭來説是百分之百。我們要去做孩子和家長的貼心人。

作為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我們的職責還包括讓每一個孩子得到足夠的關愛,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不為名不為利,讓每一個孩子,走得更遠,視野更開闊,將來的發展更好。(完)

  • “上過一天學也是我的學生,就要對他負責。”

  • “對于鄉村教師而言,除了基本的“四有”,愛心、責任、奉獻這幾樣,一樣都不能少。”

  • “比起城裏教師,鄉村教師有著特殊的承擔和不易。”

  • “不為名不為利,讓每一個孩子,視野更開闊,走得更遠。”

蔣有兵:做教師愛心、責任、奉獻 一樣不可少

新華網杭州7月21日電(劉志媛 裘曉麗)浙江省淳安縣雙源完小位于浪川鄉,學區覆蓋6個行政村,15個自然村,北靠安徽,位處浙江西部山區偏遠農村。在這裏,大量農村青年入城務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淳安縣雙源完小校長蔣有兵説:“目前,雙源完小共只有66個孩子,其中36個孩子是留守兒童。應該説,留守兒童的比例非常大。”

面對留守兒童問題,蔣校長不斷思考和探索,想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足夠的關愛,健康快樂地成長。

做教師 要守在孩子身邊、走進孩子心裏

 

因為學校留守兒童比例大,雙源完小實行寄宿制管理。清晨,孩子們自己洗漱整理、折疊被褥;晚上,他們溫習功課、獨自入眠。伴著一個又一個日出與日落,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著做生活的“小巨人”。

但在蔣校長看來,這還不夠,因為雙源完小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最缺失的是親情,老師們要主動當起“爹媽”。

  

“上個星期,有孩子因為怕媽媽出去務工後就不回家了,晚上睡覺時一直哭,我們的老師陪身邊,一直安慰、開導,直到他睡下。”蔣有兵説,像這樣的事情,在雙源完小經常發生,因為留守兒童遠離父母,每當一天的課程結束,就會感到孤單。

在雙源完小,只要孩子在校,周一到周五24小時都有老師的全程看管和陪伴。每個學期初,學校還會對學生進行摸底排查建檔,制定相關的關愛留守兒童計劃。每年,學校還會舉行校園文化節,把家長請到學校,讓孩子與父母加深交流和溝通。

守住一個孩子 就是成全一個家庭

在雙源完小,一個關于愛心傳遞的故事一直在鼓勵著更多教師與社會團體參與關愛、幫扶山村孩子。

那是2014年9月1日,蔣校長到雙源完小的第一天,也是愛心之旅開啟的一天。那天,一位爸爸把先天殘疾的孩子抱進了校長辦公室。看到這個孩子眼神中充滿求學渴望,蔣有兵當即決定無論多困難,都要讓孩子上學。

為了守住承諾,蔣校長和老師們一直堅持,因為他們深知對于孩子父母來講,守住這個孩子,就是守住了這個家。這位孩子的“12個班主任”,每周帶著特殊的講義、書本和尺子到府給她授課,風雨無阻……

等到相關新聞報道出現在公眾面前時,雙源完小的老師們已經默默堅持了將近3年,中途沒有一個老師提出過放棄。

愛心、責任、奉獻 讓孩子走得更遠

比起城裏教師,鄉村教師有著特殊的承擔和不易。蔣校長説,對于鄉村教師而言,除了基本的“四有”,愛心、責任、奉獻這幾樣,一樣都不能少。

近年,雙源完小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55周歲以上的教師比例佔一半以上,平均年齡高達53歲。令人欣慰的是,教育薪火相傳,接連有年輕教師帶著理想和夢想加入進來。

蔣校長説,有的在城鎮中找到工作的年輕老師,最終選擇回到家鄉任教反哺家鄉。比如,雙源完小最年輕的王彩君老師,去年考上了臨安市區的學校,還有滕旺老師,原本在蘇州工作,後來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在蔣校長看來,他們的加入,除了家鄉情結,還源于教師的責任與愛心。對于山裏的孩子和家長來説,教師被賦予的意義更大。

“不為名不為利,讓每一個孩子,視野更開闊,走得更遠。”蔣有兵相信,隨著鄉村學校師資、條件等大力改善,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完)

杭州市教育局 | 新華訪談室 | 新華網浙江頻道 | 浙江電視臺新聞頻道

聯合出品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