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天

學詩計劃|《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學詩計劃——江城子·密州出獵   來自新華網

在古代,狩獵既是生産方式,也是一種傳統習俗。古代的皇家狩獵,更是一番壯闊景象。帶着浩浩蕩蕩的大部隊,馳騁在遼闊的叢林間,拿着雕花的弓箭狩獵……這樣的場景想必很多人都想親臨其境。

今天學的這首詞,描繪的就是太守出獵的情景,作者一反詞作的悲切,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報國雄心。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作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當時蘇軾任密州知州。作品借描寫圍獵的壯觀情景,抒發了愛國情懷和報國雄心,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密州,今山東諸城。蘇軾於熙寧七年五月受命由杭州通判移知密州,十二月到達任所,熙寧十年轉任徐州,前後在密州兩年多時間。

上闋敘事,着重狀寫其“狂態”。老夫,蘇軾自稱。蘇軾當時四十歲,用今天的標準看,還屬青年。古人三四十歲就自稱“老夫”,可能與古代生活、醫療條件差,容易早衰,普遍壽命不長,以及婚育較早等因素有關。

起句通過“老夫”與“少年狂”之間的張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黃指黃犬,牽黃意為牽着獵犬;蒼指蒼鷹,擎蒼意為托着獵鷹。黃、蒼都是顏色字,用來指代獵犬獵鷹,頗具修辭上的美感。

接下去兩句寫跟隨太守出獵的武士,衣着華美,氣勢浩大。卷平崗,從平坦的山岡上席捲而過。這麼大的陣勢,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全城的士兵都跟隨太守出獵,準備觀看這位像孫權的一樣的太守親自射殺猛虎。報,意為告知。孫郎,指三國時期的孫權。據《三國志》記載,孫權曾經乘馬射虎,馬被老虎咬傷,孫權下馬手持雙戟與虎搏鬥,最後在侍衛的幫助下殺死了老虎。蘇軾引此自況,狂態可掬。

下闋抒感,着重表現其“壯心”。痛飲之後,越發覺得胸襟闊大、膽氣豪壯,鬢髮微白,又有何妨?鬢微霜,照應首句的“老夫”。“持節”二句句式倒裝,正常語序應為:“何日遣馮唐持節雲中?”馮唐是西漢大臣,漢文帝時曾任郎中署長。

當時的雲中太守魏尚鎮守邊陲,威震匈奴,但因上報朝廷的殺敵數字與實際差六顆頭顱,被削職查辦。後來漢文帝聽從馮唐的勸諫,赦免魏尚,官復原職,並派馮唐手持符節前往雲中傳達旨意。蘇軾在熙寧四年因上言得罪王安石,離開京城外任,境況與魏尚略有相似處。他用此典故,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與重用。

最後三句,蘇軾豪情萬丈地立下誓言:如果我被重用,定將用盡全力,狠狠打擊敢於侵犯西北邊疆的敵軍。會,是應當的意思。挽,是拉的意思。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天狼,指天狼星,這裡借喻遼國與西夏。

來密州之前,蘇軾寫詞不多,還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這首詞是他探索新風格的得意之作,他在《與鮮於子駿書》中説:“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柳七郎,指北宋著名詞人柳永。

蘇東坡把柳永詞作為參照物,有意識地別樹一幟,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後有幕僚用“十七八女孩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形容柳詞,用“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形容他的豪放詞作,可謂善於取譬,讓這位豪放詞宗開懷大笑。

詩寶

詩君好,能講一下“江城子”,這個詞牌名嗎?

詩君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遠”“水晶簾”。興起於晚唐,原為單調(見“每天加兩首”韋莊詞),蘇軾始變為雙調。

詩寶

詞中的“雲中”和“天狼”是什麼意思呢?

詩君

雲中,漢代設雲中郡,郡治雲中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轄十一個縣,約分佈在今大青山以南、東起至卓資縣西境,西至包頭市古城灣,沿大黑河流域南至清水河縣喇嘛灣這一片地域內。
天狼,星名。《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喻指當時的敵國遼與西夏。

詩寶

謝謝詩君,受教了!

  • 山有木:

    巴音布魯克草原縱馬

    馬性昨初諳,

    今朝親控馭。

    揚鞭何所之,

    芳草連天處。

  • 李莊:

    咏京杭大運河拈韻得重字

    長城攜手書人字,

    一水逶迤矯若龍。

    達海通江風浩蕩,

    載舟追夢客從容。

    流金物阜如他願,

    映碧日新同我胸。

    生氣東南無限感,

    波瀾眼底意重重。

  • 蘭師兄:

江城子

韋莊

髻鬟狼藉黛眉長,出蘭房,別檀郎。

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觀獵

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


鄉村春雨

學詩七班
良兄


蕓薹鋪金柳含煙,

春來陌上雨紛紛。

梅落坡前三四樹,

蛙鳴石下一二聲。



西堤

學詩十九班
李書君


湖平雲照水,

曉徑入長堤。

柳影微煙處,

無人鳥亂啼。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