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天

學詩計劃|《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詩計劃——水調歌頭   來自新華網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月是團圓、思念的象徵,古人常借此來寄託思念,從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句中可略見一斑。

今天學習的這首詞更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詩人在借月亮寄託自己思念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深受離別之苦的人的美好祝願。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琼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詩歌史上的名篇,被推為中秋詞的絕唱;也是音樂史上的名作,宋元時期曾廣為傳唱。據北宋末年蔡絳《鐵圍山叢談》記載,某年中秋之夜,蘇軾與客游金山,讓當時的“歌壇巨星”袁绹演唱這首《水調歌頭》,蘇軾為之起舞,對大家説:“這就是神仙了!”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南宋末年吳潛《霜天曉角》中有“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的句子,《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到八月十五夜唱“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都是它作為歌詞流行於世的證據。到了當代,此詞由台灣音樂人梁弘志重新譜曲,歌名改為《但願人長久》,鄧麗君首唱而風靡一時,王菲等翻唱而至今不衰,可謂舊曲新翻的佳話。

它能成為好歌詞,首先因為它是一首絕妙好詞。

上片寫“我”,以“我”帶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個“天問”破空而來,立即吊起了讀者的胃口。神話故事中有“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説法,所以作者緊接着又拋出第二問:不知道人間今晚,月宮裏是哪一年?作者為什麼如此關心天上的時間?下面一句中的“歸去”二字透露消息:興許這位蘇大才子和李白一樣是位“謫仙人”!但他又不想回到月宮,因為受不了高天的寒冷。還不如留在人間,像這樣翩翩起舞,玩賞月下的影子,多麼美好!這其實是蘇軾心中“出世”與“入世”的糾結,他終究是個熱愛生活的人,雖然人間有很多的不完美、不如意,仍然割捨不下親情友情以及人世間的種種樂趣。

下片寫月,以月帶人。“轉朱閣”三句,寫月光照進樓閣窗戶,照着無法入眠的“我”。為什麼“無眠”,結合詞題中的“兼懷子由”,是指作者思念異地的弟弟。“不應有恨”兩句,是説明月總在人們離別的時候變得這麼圓,它不會是對人有所怨恨吧?作者用這種看似無理的指責,表達了對離別深深的無奈。接下去又作自我勸慰之語:人有悲歡聚散,和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自古如此,難以周全。最後以祝願語收篇:但願親人健康平安,縱使相隔千里,還能共享明月的光輝。嬋娟,代指明月。

蘇軾博覽群書,詞中有些句子是從古人作品中信手拈來略作改裝,如自己出。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脫胎於李白的《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化用唐代筆記小説《周秦行紀》中詩:“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千里共嬋娟”,典出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這一手法被辛棄疾繼承併發揚光大,成為稼軒詞的一大特點。

吳熊和先生説東坡詞的特點,既“以詩入詞”,又以理入詞,體現在這首《水調歌頭》上,“既富於人情味,又富於人生哲理”,“融理於情,圓通無礙”。傳誦千古,常讀常新,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詩寶

詩君好,可否介紹一下子由?

詩君

蘇軾弟弟蘇轍,字子由。蘇軾與蘇轍手足情深。蘇軾因“烏&詩案”陷獄,曾以為自己難逃一死,寫下兩首訣別詩托獄卒轉交蘇轍,中有二句雲:“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詩寶

“高處不勝寒”是有什麼典故嗎?

詩君

暗用《明皇雜錄》典故:某年八月十五夜,術士葉靜能邀請唐玄宗同游月宮。臨行,葉盯矚唐玄宗穿上皮衣。到了月宮,果然冷得受不了。

詩寶

謝謝詩君,受教了!

  • 山有木:

    卜算子·丙申中秋颱風莫蘭蒂蔽月戲作

    未羨瘦如眉,翻妒圓如臉。

    雲甲層層雨箭飛,十倍天河險。


    不見又何妨,暫把閒情斂。

    莫氏姮娥誰久長,玉色終難掩。

  • 李莊:

    中秋

    非關想見玉溪詩,

    碧海青天歷幾時。

    此夕嬋娟千里共,

    教人哪得不相思。

  • 辣齋:

    貴德黃河

    竟向崑崙把一麾,

    觀瀾神王欲飛飛。

    洪流涴地白千里,

    危嶂壓身黃四圍。

    可有風帆送宗愨,

    如今城郭過令威。

    無窮塊壘暫消處,

    日轂將西光滿衣。

  • 蘭師兄:
  • 秋師妹:

    水調歌頭·西子姐妹奏清音

    燭光點霓影,新月敲西樓,

    翩躚紅袖,洞穿塵世轉凝眸。

    天上人間無異,只為人生真味,

    詩海樂同游。

    芳華才情裏,展剎那嬌羞。

    流霞散,星光隱,倩室幽。

    墨書雅奏,劍舞琴韻越神州,

    一曲鏗鏘驚艷。

    知己誰言難覓,攜義膽相酬。

    相抵柔波暖,忘卻半生愁。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卜算子•三峽大學春花盛

學詩一班
明月升


春柳蘊東風,

輕燕催棠棣。

賢聚河邊眾菲芳,

千樹新桃李。


溪水戀櫻英,

才子吟佳麗。

咏罷書香頌迎春,

盛世花開季。



讀《秋風詞》感懷

學詩二十班
佳玉笏曉


怕見秋來滿地霜,

些些底事怯思量。

倩誰懷抱三分月,

為我吟成一段傷。

聚散依依嗟木落,

悲歡擾擾怨情長。

高風吹到西窗下,

題破香箋第幾行?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