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天

學詩計劃|《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學詩計劃——離思   來自新華網

古時候的中國,男尊女卑的觀念,使得男人擁有三妻四妾是件很平常的事,但也不乏癡情的男子。“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詩句背後,是詩人對亡妻的無限眷念與深情。

元稹與妻子韋叢伉儷情深,在韋叢亡後,悲痛欲絕的元稹寫下了很多悼亡詩來懷念愛妻,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他悼念亡妻的經典之作。

離思五首

其四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貞元十五年(799),元稹21歲,這年他在蒲州遇到了“崔鶯鶯”(即《會真記》的女主角,一般認為這是元稹根據親身經歷創作的傳奇),隨即與之相愛。然而,這段愛情持續時間不長。貞元十八年(802年),元稹初考落第,但高官韋夏卿看中了他,將小女兒韋叢嫁給他。這時的元稹貧窮落魄,韋叢卻不嫌棄他,她盡一個做妻子的本分,默默相夫教子。

元稹能娶豪門為妻,本來已經超出他的預期,而妻子韋叢又如此溫順美麗、知書達理,更讓元稹發自內心地敬愛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已經為官,眼看著美好的生活即將開始,但韋叢卻突然生病離逝。元稹懷着無比悲傷的心情,寫了很多詩來悼念妻子,這就是其中的一首。

本詩的一二句運用了兩個典故。《孟子·盡心上》説“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難為水”,本義為看過了滄海,水就不必看了。宋玉《高唐賦》説巫山之雲是神女的化身。作者這裡的意思是,韋叢是滄海水和巫山雲,有了她,其他的女子便可有可無了。

接下來的三四句,將這層意思更加深化:就算我行走在萬花叢中,但我也不會回頭看一下,這一半是因為修道,還有一半是因為對你的懷念。元稹對韋叢的情感是真摯的,他對亡妻的懷念也是沉痛的,因此流於筆端,自足動人。

詩寶

詩君好,詩中“難為”和“取次”是什麼意思?

詩君

“難為”,在這裡是“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 “取次”,意為隨便、草草。

詩寶

“取次花叢懶回顧”中“花叢”是指自然界中的花叢嗎?

詩君

此句中的“花叢”並非自然界中的花叢,而是借喻美貌女子眾多的地方。詩人以花喻人,表明自己即便從萬花叢中走過,也懶得回頭看一看那些花,從而可見詩人對於愛情的專一。

詩寶

由題目能看出詩人寫了五首《離思》,這五首詩都是為了懷念亡妻的嗎?

詩君

是的,《離思五首》都是元稹為了悼念亡妻韋叢所作的。上文提到過韋叢出生於高官之家,而元稹卻貧窮落魄,可以想象二人婚後必是受了不少貧困之苦的,但韋叢無半分怨言,二人相濡以沫,夫妻情深。韋叢的離世對元稹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這五首詩從夫妻恩愛寫到生死相隔後的刻骨思念,其中真情令人動容。

詩寶

明白啦,謝謝詩君指點!

  • 大師姐:
    作詩一首。

    適逢暴雨,戲作思婦辭咏之

    翻雲聚墨未成絲,

    一霎別情已滿池。

    天意憐儂織素苦,

    送綾百丈做君衣。

  • 龔師兄:
    作詩一首。

    夜雨寄內

    卅載煙雲一笑之,

    此生唯恨遇卿遲。

    蕭蕭簾外風吹竹,

    最是相思夜雨時。

  • 蘭師兄:
    書法一幅。


離思五首

其一

元稹


自愛殘粧曉鏡中,

環釵漫簪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

一朵紅蘇旋欲融。

遣悲懷三首

其二

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

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

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

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憶秦娥•鴛鴦惜月

明月升


柳上月,鴛鴦依月憐光缺。

憐光缺,山海無盟,兩情難悅。

柳堤花徑曾飛蝶,而今月落花殘別。

花殘別,葬花黛玉,心與誰曰?

中秋

一曉


庭深微露涼,

桂子濕衣香。

何處鄉愁寄,

金盤照夜長。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