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王星記孫亞青

講好百年老字號的“現代故事”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前陣子的高溫,把杭州正式推入了夏天。現在有了電風扇和空調,即使是盛夏也很少有人會拿着扇子來納涼。但扇子作為一種國粹,仍是禮尚往來的佳品。G20杭州峰會落幕後,20國元首回國時,都帶着一樣中國禮——王星記的扇子。
     杭州王星記扇業有限公司,前身為杭州王星記扇莊,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産、商貿和傳統文化展示交流為一體的外向型企業和“中華老字號”企業。素有“扇子王國”之稱的王星記,目前年産值3000多萬、年銷售達3500多萬元,並擁有非遺文化、工業旅游、科普教育、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國家級、省市級示範基地、示範訪問點及展示中心等8大光環。除供應國內市場外,産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全球扇子行業日漸式微的今天,為什麼王星記還能獨領風騷?一把小小的扇子,如何成為一份國禮?在後G20時代,王星記還要怎麼發展?王星記掌門人孫亞青親身參與和見證了王星記品牌建設發展的坎坷歷程,並帶領王星記這個百年老字號開拓出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精彩觀點
1
王星記
孫亞青

臨危受命成為廠長 孫亞青帶領王星記二次創業

臨危受命成為廠長 孫亞青帶領王星記二次創業
1976年,孫亞青在她18歲時進入王星記扇廠學藝制扇,至今已有43年。在這期間,孫亞青一步步從技工、車間主任、門市部經理、副廠長、廠長,到現在百年老字號掌門人——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和王星記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上世紀80年代,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王星記面臨技藝人才流失,産品老化,銷售每況愈下,步入了連續10年每年虧損100多萬的困境,企業滑入低谷直至資不抵債面臨倒閉。“土生土長”的孫亞青,經歷過企業輝煌,再面對王星記經營沒落狀況,真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1999年,上級主管部門杭州市二輕總公司領導為挽救老字號,精心選拔王星記企業領導,他們從制扇技藝、經營管理等方面考慮任命孫亞青擔任王星記廠長、技藝總監,主持全面工作並進行企業全面改制,並要求擔負起振興百年老字號王星記重任。
就這樣,在最困難的時候,孫亞青接手了王星記。那年王星記年産值僅為100多萬、銷售300多萬、負資産170多萬,職工50來人要承擔170多名退休工人的醫藥費。面對這爛攤子,孫亞青不畏所懼,鼓足幹勁帶領員工重新老字號的第二次創業。臨危上任後第一年,多項傳統經營手段被改革了。在降低成本、減少開支、拓展市場的思路指導下,這一年銷售額前所未有地超過了700萬元,接着第二年扭轉了長達10 年的虧損局面。
2000年,國企改革的春風又把孫亞青推上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這個崗位。孫亞青大力推行産品、經營、管理創新工程,推陳出新,賦予産品文化內涵;以藝促銷,主動走出去參加展會推廣;責任到人,加強精細化管理,各項措施並舉,從而使企業增強了新的活力。企業新品精品跌出,連年獲國家、省市級大獎,暢銷國內外市場。首批中華老字號、國家非遺保護項目、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産品、浙江著名商標等等,各項品牌榮譽紛至沓來。
1
王星記
孫亞青

文創實施跨界合作 老字號煥發“第二春”光彩

文創實施跨界合作 老字號煥發“第二春”光彩
2010年,孫亞青帶領王星記創辦了全國首個中華老字號文化創意産業園。這一創新舉措,主要是通過資源整合,將傳統生産性企業改造為研發設計、生産演繹、商貿旅游、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現代服務企業,推動王星記轉型升級發展。
孫亞青重視品牌文化資源的挖掘,堅持以文創邁步,以品牌營銷為抓手,主動對接旅游業、文創産業等新興産業,實施跨界合作,積極開拓線上線下産品市場,促進企業的穩定增長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可以説走出了一條具有王星記特色的文創發展新路子。
回望過去的歲月,幾番風雨、幾經磨難,王星記從一個頻臨倒閉的企業發展到如今年産值3000多萬、年銷售達3500多萬元,國有資産增值到1個多億,並擁有非遺文化、工業旅游、科普教育、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國家級、省市級示範基地、示範訪問點及展示中心等8大光環。
孫亞青稱,王星記一路走來受到了政府的呵護。各級領導調研視察,充分肯定王星記的發展,也給了孫亞青佈置了任務:“小孫,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啊,王星記是個民族品牌,也是中國的金字招牌,你要帶領職工保護好、傳承好傳統工藝,擔當起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
近幾年,杭州創業産業扶持政策涉及各方面。2012年,《杭州十大特色潛力行業行動計劃》發布,工藝美術行業位列其中。為全面推進特色潛力行業跨越發展,《計劃》要求這些特色潛力行業創新發展機制,加快産品轉化,延伸産業鏈條,壯大龍頭企業,並在政策、人才、宣傳上有所傾斜。
2017年,《杭州市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杭州將培育一批具有國內乃至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品宣傳、諮詢、中介、經營企業。到2020年底,産業增加值達50億元,打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工藝和民間藝術之都”品牌。其中,提升發展工藝美術業就是藝術品業重點方向。要求發揮有代表性的民間手工藝人、工藝美術大師和文化名人的作用,鼓勵特色文化元素、傳統手工技藝與創意設計、現代科技、時尚元素相結合,擦亮杭扇、杭傘、杭剪等一批“老字號”金字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時代感的良品美器。
孫亞青帶領的王星記,據此找到了對口和匹配的行業——文化創意以及相關文化産品生産類扶持政策,十大特色潛力行業工藝美術重點扶持政策,和産學研項目扶持政策。這種新的機遇下,王星記發展目標就是走老字號文創發展道路,實現企業轉型升級。要加強高校技術合作,大力開發扇藝新潮産品;創新營銷模式,大力推廣扇藝體驗游項目;實施跨界融合,擁抱互聯網、對接旅游業,讓企業文化資源、整體實力再一次提升與昇華。
1
王星記
孫亞青

後G20時代 扇子如何走出國門?

為斯皮爾伯格譯製影片有壓力麼?
後G20時代 扇子如何走出國門?
早在得知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辦,組委會將在杭州乃至全國範圍公開招標峰會禮品的消息之時,王星記扇業公司掌門人孫亞青就躊躇滿志,她認為G20峰會是杭州亮相世界舞&的難得機遇,王星記要義不容辭地為G20峰會服務,充分發揮老字號文化和技藝優勢,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杭州故事。
十個月後,王星記最終提交了8款扇品樣稿(G20領導人峰會禮3款、B20工商峰會3款、中外媒體記者禮1款,以及G20峰會文藝演出用扇1款)全部贏得中標,確定為2016年G20峰會官方紀念禮。參加定標的專家們認為:王星記這些扇子無論在設計、用材還是製作工藝上,都體現了中國制扇的最高水平。
其中,“總統禮”是檀香扇,圖案是20個參會國的地標,寓意杭州走向世界,世界包容杭州;“夫人禮”是團扇,扇面20隻蝴蝶,象徵着20位“第一夫人”,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此外,王星記對其餘紀念禮也是都精雕細琢。記者禮,是以梅蘭竹為主題的水墨畫扇面,B20峰會紀念禮採用了絲綢和宣紙複合材料,G20文藝晚會紀念禮則是用上了燙金工藝的“西湖藍、錢江綠”紙扇。
隨後,“最憶是杭州”絲綢禮扇手包套裝面世,包括王星記的扇子和萬事利的真絲手包手帕。G20峰會後,這個售價千余元的套裝成為了“爆款”,王星記接到了從全國各地打來的諮詢電話,訂單猛增,王星記甚至遇到了供不應求的幸福煩惱。
王星記扇業深耕杭州熱土,專注於工藝雅扇的製作143年,已跨越了三個世紀的歷程,積累了豐富的扇文化底蘊,是國家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一直來王星記扇業人發揚工匠精神,將傳統扇子這一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佳品推陳出新,供大眾分享,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扇子産品的日用扇風功能減弱,但是工藝性、裝飾性、文化性的功能在不斷提升。它是現代時尚的道具,是一種身份、品位的象徵,是國禮、商務禮、親友禮等禮尚交往的佳品。
作為百年老字號王星記的掌門人,孫亞青深深感受到杭州國際化進程發展帶來的機遇,以及當今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挑戰。因此她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設想是:致力於打造國際性民族品牌,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並實施海外市場的布局,將本地化品牌産品提升為國際化品牌産品,將中國上千年的扇藝産品締造新時代新市場。
王星記扇業要打響“扇藝中國·禮善世界”口號營銷全球,以“大眾分享·全球供應”為使命,要向全球時尚輸入中國元素,向全球供應精美的扇藝産品。以文化邁步,講好品牌故事,通過互動體驗讓消費者感悟喜愛,通過現代媒介向海內外傳播。招募經銷代理商,搭建海內外銷售渠道;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實現老字號産品全球賣。(林佳佳)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