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大軍浩浩蕩蕩涌進浙江 ——浙江吹響引才五重奏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浙江作為創新強省,一向求賢若渴。2018年,更是掀起人才搶奪浪潮。一個嶄新的人才高地正在崛起。
新華網浙江頻道《觀潮》欄目帶你更深一度看浙江。

閱讀全文
         作者: 毛嘉煒 劉志媛 包塔娜
快馬加鞭 浙江組建人才“王牌之師”

  關於浙江人才戰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達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理念。
        4月4日,浙江省委書記、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車俊在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突出人才強省工作導向,全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要牢固樹立“人才為王”的理念,大力引進人才,組建起由高端人才、頂尖科學家、領軍人才、企業家組成的人才“王牌之師”,讓人才大軍浩浩蕩蕩涌進浙江。
        同時,要積極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加強與人才的工作&&、思想溝通、情感交流,把服務做到人才的心坎上,讓廣大人才在浙江舒心生活、順心工作、安心發展。

吹起號角 地方人才新政密集落地

    4月,又到了“金三銀四”搶人季,浙江省多地紛紛&&新政,吹響新階段人才衝鋒號,打好2018人才“第一戰”。
        杭州市蕭山區誠意滿滿。蕭山區3月21日開始實行的“金梧桐”安居政策,分別對中高級人才和高校應屆畢業生給予購房補貼、生活補貼及銀行貸款貼息。同時,給予院士、專家最高1個億的項目資助,為人才提供住房、醫療等生活保障。
        寧波市拋出 “貴重”橄欖枝。寧波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寧波市區戶口遷移實施細則(試行)》,大幅度放寬落戶條件,對大專以上應屆畢業生實行先落戶後就業,同時對高中學歷、普通中等職業教育或初級技能職業資格的人群提供工作後社保滿2年,可以落集體戶或是通過親屬投靠落戶的政策。
        嘉興市着力建設人才發展生態圈,建立“智立方”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並實施“人才綠卡”項目,持卡者可在創業扶持、安居保障、醫療保健、子女入學、配偶隨遷、車駕管理、海關服務、生活旅游、政務協調等16個方面享受優惠待遇。
        湖州市快馬加鞭進行人才&&體系建設同時啟動3.0版“南太湖精英計劃”,對入駐的創業團隊分別給予幾十萬至上百萬元的創業資助。同時湖州市還對特別優秀的人才、特別重大的項目,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
        紹興市也不甘其後,今年四月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辦法》,提出對2018年1月1日後畢業或首次至紹興工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及高技能人才,給予最長為期5年的生活津貼。

搭好&& 精兵良將顯身手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有萬里覓良才的“求賢若渴”,也要有人才對用武之地的“垂涎欲滴”。從這點來講,浙江,可以説是一個“枝繁巢暖”之地。
        打造“人才用武之地”,就要堅持引進人才與使用人才並重,特別要突出打造好産業創新&&、高校院所&&、科技研發&&和各類企業&&,強化&&對人才的吸附效應,讓每一個人才找到自己的舞&、實現自身的價值,真正成為浙江發展的先進生産力和核心競爭力。
        不論是千億投資的“達摩院”,還是匯聚全球頂尖的研發團隊的之江實驗室,亦或是聚焦高校、孵化高校創新創業的智雲實驗室都將重點放在了滿足人才技術需求,搭建人才施展才華的舞&搭建上。

做強高校 禮賢名師育高才

    當人才越來越趨向成各城市的核心競爭要素時,高等院校作為育人的前沿陣地,必然成為人才之爭的主戰場之一。
        浙江3所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均發出“招賢令”。浙江大學作為省內最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之一,近幾年加大力度,通過人才政策“收割”優秀人才資源。近段時間,著名翻譯家許鈞受聘成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知名社會學家、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前院長周曉虹“轉會”浙大,阮祥新少將獲聘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原研究員楊小平也來到浙大,浙大“群英”更加薈萃。
        剛剛迎來90周年校慶的中國美術學院,發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大力推進人才選拔工作。同時,中國美術學院積極創新運用內部資源培養精尖人才,對浙江乃至全國地區進行人才反向輸出。
        寧波大學在人才管理上着力外引內優,對外引進教師團隊領軍人才,對內加強學科&&建設,優化人才體系,造就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今年一月寧波大學決定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教師崗位高層次人才260人。
        除了三所“雙一流”高校,還有兩所新籌建高校,引發各界關注。日前,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浙江省設立西湖大學,施一公擬應聘首任校長。西湖大學短期內便完成6次全球範圍的招聘,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學士,去年9月完成了首批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學。據了解,西湖大學2018年5月30日計劃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預計教師規模到2021年達到210人,到2026年達到300人。
        今年三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在杭州高新區(濱江)事業單位管理局完成註冊登記。杭州創新研究院為引進先進人才和高新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聯合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企業共同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優秀的院士團隊。預計2020年以後,杭州創新研究院每年將有不少於2500名的招生規模。

築巢引鳳 構建優質人才“生態營”

4月9日,浙江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會議指出浙江將實施系列創新型改革措施,着力破解人才評價難問題。
        職稱制度是否科學,關係到人才隊伍的質量和發展方向。對於職稱制度改革,浙江省“開放職稱綠色通道、評審環節向行業放權、增加‘評審專業’、 擴設‘正高級’、實施‘分類評價’”六項並舉,降低審核難度,擴大涵蓋範圍,加快流程速度,提高職稱質量。
        此次改革意味着,今後不同行業和專業將結合自身特點進一步創新評價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職稱改革將有利於激勵人才幹事創業,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使優秀人才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關於浙江人才戰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達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理念。
  • 杭州蕭山區3月21日開始實行的“金梧桐”安居政策,分別對中高級人才和高校應屆畢業生給予購房補貼、生活補貼及銀行貸款貼息。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有萬里覓良才的“求賢若渴”,也要有人才對用武之地的“垂涎欲滴”。從這點來講,浙江,可以説是一個“枝繁巢暖”之地。
  • 浙江3所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均發出“招賢令”。浙江大學作為省內最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之一,近幾年加大力度,通過人才政策“收割”優秀人才資源。
  • 4月9日,浙江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會議指出浙江將實施系列創新型改革措施,着力破解人才評價難問題。

往期回顧

讓人才大軍浩浩蕩蕩涌進浙江--浙江吹響引才五重奏

《觀潮》是新華網浙江頻道最新打造推出的一個融媒體欄目,聚焦浙江新聞頭條,帶你更深一度看浙江。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