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光榮與夢想”2008大型圖片展在杭開幕
為勝利者歡呼
田徑賽場
2008張笑臉
開幕式錶演
絢麗多彩的焰火
精彩的擊劍賽場
劉春紅勇破三項世界紀錄
北京奧運會大型新聞圖片展在杭州開展
  新華網浙江頻道9月9日電 由新華社浙江分社主辦、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協辦的"分享光榮與夢想--2008北京奧運會大型新聞圖片展"9日上午9時在浙江展覽館舉行開幕式。省委副書記夏寶龍,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王華元,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出席了開幕式並為活動剪綵,夏寶龍宣布圖片展開幕。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説,今天舉辦的北京奧運會大型新聞圖片展,用大量生動、鮮活、精美的圖片,向大家展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核心理念,展示各國運動健兒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展示我國向世界兌現"舉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奧運會"的莊嚴承諾,這對於我們更全面、系統、深入地了解北京奧運會,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更多>>
  "點燃激情,傳遞夢想。"北京奧運聖火從2800年前的希臘文明發祥地走來,與5000年東方文明激情碰撞;從古奧林匹亞山走來,與聖潔的珠穆朗瑪峰友好融合……
  愛琴海畔女祭司天籟般的祈禱,赫拉神廟悠揚的號角,奧林匹亞山上綠色的橄欖枝,蔚藍天空飛翔的和平鴿……都託付給這經風沐雨的北京奧運聖火。
  這是一次奧運史上征程最長、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傳遞。
  火炬在全球傳遞。經過130多座城市,北京奧運火炬的"和諧之旅"走過了五大洲四大洋,向全世界、全人類傳遞着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信息。
  火炬在眾人手中傳遞。兩萬多名火炬手的依次交接,一程又一程地傳遞着人類不屈不撓的追求--和平、友誼、團結、進步! 更多>>
演員們組成"鳥巢"造型
點燃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
中國留學生喜迎聖火
火炬手點燃聖火&
聖火在珠峰傳遞
夢幻"五環"
代表"天圓地方"的太極陣
開幕式上燃放的絢麗焰火
  北京,奇蹟之地!
  38項世界紀錄!85項奧運會紀錄!
  無論是田徑場上的風馳電掣,還是游泳池裏的劈波斬浪;無論是老將的灑淚離別,還是新秀的鳳鳴初啼……
  4年艱苦訓練,4年蓄勢待發,老將鋒芒猶在,新秀銳不可當。全球最優秀的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展現的力與美,讓整個世界如醉如癡。
  在北京創造奇蹟的,是這些偉大的運動員:
  難忘菲爾普斯,在一屆奧運會上奪得的8枚金牌,還有他像飛魚一般的泳姿。
難忘博爾特,在一屆奧運會上打破了男子100米、200米和男子4X100接力世界紀錄,還有他衝過終點時飛翔的身影。
  難忘伊辛巴耶娃,以5米05的成績第24次打破世界紀錄,還有她的豪言:"只有天空是我的極限!" 更多>>
張娟娟射箭女子個人賽奪冠
北島康介破百米蛙泳奪冠
劉子歌200米蝶泳奪金
博爾特打破百米世界紀錄
馬琳獲乒乓球男單冠軍
揚威在吊環比賽中
藝術體操個人全能決賽
110米欄比賽瞬間
  這是一片萬千溪流匯聚起的心靈的海洋……
  從遙遠的非洲叢林出發,從高聳的阿爾卑斯山麓出發,從槍彈與戰火間出發,從平凡生活裏的微笑與眼淚中出發……
  在奧林匹克聖火之下,每一顆心都在夢想綻放的時刻,迸發出人類精神的燦爛光芒。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個全世界長久而溫暖的記憶。
  歷經千辛萬苦、大悲大喜後才實現奧運夢想的伊拉克姑娘達娜,雖然首輪比賽就被淘汰,但她説:"只要站在北京奧運會的跑道上,就是勝利!"
  來自波蘭的獨臂少女納塔莉亞•帕蒂卡,被人們稱為奧運會上的"維納斯",她用別樣的美麗詮釋出體育運動的真諦。更多>>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謝謝你,中國"
為冠軍喝彩
擁抱杠鈴
觀眾在"鳥巢"前合影留念
拉拉隊的精彩表演
觀眾為運動員加油
"品嘗"金牌的"滋味"
  17個晝夜,奧林匹克之火照耀着北京;17天賽場內外,多少人夢想成真。
  奧運的賽場每天都是巔峰對決,但奧運的夢想絕非僅僅屬於勝者。
  當其他選手到達男子100米預賽終點時,阿富汗運動員馬蘇德?阿齊茲還在10米外孤獨地追趕。對這位自己國家沒有一條標準跑道的運動員來説,夢想很簡單:"如果我能有一條好的跑道練習,我就能提高自己的成績……"
  南非運動員納塔莉?杜托伊特以第16名的成績結束北京奧運會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的比賽,觀眾用最熱烈的掌聲表達對她的敬意。這位左小腿截肢的24歲女孩不甘於僅在殘奧會上稱雄:"對我來説,肢殘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真正渴望的目標,奧運會讓我夢想成真。" 更多>>
憧憬更加美好的未來
北京奧運會圓滿結束
向觀眾致意
記憶之塔
"倫敦8分鐘"表演
奧運五環焰火
奧林匹克會旗交給倫敦
閉幕式映照下的"鳥巢"

Copyright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浙江分社多媒體采編室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
未經協議授權,嚴禁下載使用。
新華網浙江頻道主編信箱:xinhua@zj.com
webmaster:xinhua@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