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樓蘭2月20日電(記者張鴻墀)樓蘭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處羅布泊北岸,因扼守絲綢之路咽喉,成為東西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西文化薈萃之處,演繹出輝煌的文明。但在東漢之後的中國史籍中,不再有樓蘭人活動的記載;曾經繁榮的樓蘭城郭,也消失在茫茫戈壁曠野之中,不見蹤影。

19世紀後期,歐洲一些探險家來到新疆地區進行探險考察活動。1900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由北向南縱穿羅布泊進行考察,沿途發現了不少歷史遺跡。3月29日,考察隊的一把鐵鏟被斯文赫定的嚮導維吾爾族人艾迪克丟失。用來掘井取水的鐵鏟與考察隊員性命攸關。

艾迪克決定回去尋找。在他出發後兩個小時,一場狂風襲來。30日,正當斯文赫定為艾迪克的性命擔心時,艾迪克拿着鐵鏟和一些“藝術的雕刻物”出現在他面前。原來,尋找鐵鏟的艾迪克迷失了方向,狂風將他卷到“有許多房屋廢墟的地方,廢墟裏有裝飾得很美麗的半埋在沙土中的板壁和其他物品”。

斯文赫定看到艾迪克帶來的物品,激動不已。他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一書中寫到:“我那時簡直有點頭暈了,艾迪克忘掉鐵鏟,只是一種運氣,不然我永遠做不到這樣的發現,給中亞的上古史投下新的意想不到的光輝。”

斯文赫定當時並沒有返回艾迪克發現的地方,而是在1901年3月找到這裡,並對所有房屋廢墟進行大肆挖掘。他在《中亞與西藏》一書中自豪地寫到:“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粒沙子都被過濾了一遍。”

斯文赫定將大量出土文物運出中國。返回歐洲後,他將一些寫有文字的物品請德國漢學家卡爾希姆萊(KARL HIMLY)進行解讀。1902年,希姆萊正式發表《斯文赫定在古羅布泊旁邊的發掘》一文,文中説:“在地理名稱中我發現了那個國家的名字叫樓蘭”。樓蘭從此再現於歷史舞&,吸引了世界各地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高度關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