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
總工程師
黃斌,男,漢族,197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寧夏隆德人,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總工程師。作為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帶領公司技術人員投入寧夏煤業25萬噸/年煤基甲醇項目、50萬噸/年煤基烯烴示範項目和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的投入研發和建設運營。發明了日處理量2000-3000噸單噴嘴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其中3000噸級填補了該技術國際空白,榮獲國家發明專利金獎,節省投資30億元,被國家能源局定為煤炭安全綠色開發、清潔高效利用重點推廣技術。先後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是自治區第六屆“道德模範”和自治區第五屆“最美人物”。
黃斌同志作為寧夏本土培養近15年的年輕化工人和共産黨員,勇立潮頭,2005年就投身寧夏第一個現代煤化工項目——年産25萬噸煤基甲醇項目建設運營中。從沉寂千年的寧東荒原搞建設,困難可想而知。很多中東部高薪挖來高端技術人才,看到惡劣的環境都畏難離開。黃斌同志立志,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家鄉的面貌。他帶領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和煤炭板塊轉型過來的門外漢,發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5 2”、“白加黑”、“吃三睡五幹十六”,日夜奮戰在建設生産第一線。由於該項目引進美國德士古全廢鍋水煤漿氣化技術,全球僅有兩套,首次在國內應用。技術存在諸多缺陷,裝置投料試車後,輻射廢鍋頻繁結焦、對流廢鍋除灰效果差,出口溫度高,根本無法實現商業化運行。黃斌帶領技術團隊邊學習、邊攻關,經30余次數百項技術攻關改造,成功實現德士古廢鍋技術制合成氣的工業化應用,全廢鍋流程發電的凈效率達43%~48%(傳統煤發電一般為35%~38%),年創效益2億元,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全廢鍋流程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該項目的成功實施,開啟寧夏煤化工産業良好開端,趟出了一條科學切實可行的技術發展路徑。
黃斌同志積極響應組織需求,擔任副總工程師、氣化車間主任,全面負責氣化裝置的建設和技術攻關工作。在試車中,GSP氣化裝置出現點不着火、除不盡灰、投不進煤、運行時間短、水冷壁燒損嚴重等問題,根本無法滿足工業化運行需求。德國西門子會同全球頂級專家團隊,通過七八個月的攻關,仍然無法解決,因氣化爐頻繁跳車企業已損失近億元。他義不容辭擔起了重任,用西方人無法理解的堅韌和中國人的智慧,24小時撲在現場開展技術攻關,結合國內石油化工行業運行經驗,創新性開展土洋結合,先後對氣化的關鍵路徑和環節進行了1000多項技術革新,攻克了GSP所有運行問題,使有效氣含量較原設計值提高3個百分點,運行周期從初期2小時提高到4800小時以上,相關技術成果得到國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德國西門子歷史上首次在核心技術上給中國人分享了GSP幹煤粉氣化技術50%的專利分紅。
同時,作為骨幹技術成員和主要專利完成人,黃斌同志成為“神寧爐”工程化技術帶頭人參與“神寧爐”技術研發工作。構建了氣化爐流場等分析模型,揭示了頂置式旋流氣化場湍流燃燒的動力學機理;研製了標準化、系列化的新型鑲嵌組合式燃燒器系統;獨創了湍流強度大、反應程度高的閉式循環膜式水冷壁反應室,形成了日處理量2000-3000噸單噴嘴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神寧爐),其中3000噸級填補了該技術國際空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該技術在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成功應用28&,節省投資30億元;對外技術許可23&,其中向美國轉讓2&,獲利4億元。獲國家發明專利金獎,並通過美國專利評估認證,被國家能源局定為煤炭安全綠色開發、清潔高效利用重點推廣技術。
作為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黃斌同志帶領團隊攻克了世界級裝置規模、套數、系列、公用工程配置上的優化集成難關,打破傳統的規模裝置工程化限制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解決了裝置大型化、複雜化帶來的相互匹配、聯動、靈活操作運行有機結合的難題,形成了煤氣化多系列集成、工藝管道系統連接和配置、動力站孤島運行、全廠控制系統設置等48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同時,黃斌同志組織多家科研院所、製造商,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完成400萬噸/年高溫漿態床中溫費托合成及清潔油品加工成套技術工業化應用;研發了10萬等級空分內壓縮流程、關鍵部機、複雜系統平穩切換智能控制等技術,實現了10萬噸級空分壓縮機組的國産化應用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國産化率達到98.5%,為國家形成煤制油全套體系專利群,節約外匯和項目投資近50億元。相關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多領域應用,帶動了國內一大批裝備製造企業的提升,使得中國具備了向國外成套輸出大型煤制油化工技術和裝備的能力。
通過上述成果解決了超大型煤制油項目工程化技術難題,煤制油項目按期建成投産,實現滿負荷運行,全裝置能效達到43.2%(國家基準值42%),噸油品煤耗3.55噸標煤(國家基準值3.65噸),噸油品水耗5.7噸(國家限值10噸),均達到或優於設計指標,實現了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項目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該項目主要工藝技術通過院士專家組技術評定,認定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項目榮獲國家及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寧夏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他本人也先後獲得中國專利金獎1項,寧夏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勵6項及自治區“道德模範”、自治區第五屆“最美人物”、銀川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參與主持完成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取得專利32項,發表論文21篇,創經濟效益近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