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同學習類型會産生不同腦電波
2017-10-19 09: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騎車和下棋屬于不同的學習類型。美國一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不同的學習類型所産生的腦電波也不一樣。通過研究大腦完成認知學習和運動任務時産生的神經信號,科學家有望開發出神經系統疾病新的診療方法。

  腦神經元興奮時會産生電子信號,這些信號合起來形成不同頻率的腦電波。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厄爾·米勒介紹説,科學界曾以為所有學習都一樣,直到他們發現一位名叫亨利·莫萊森的病人,為了控制癲癇,他在1953年通過手術切除部分大腦後患上嚴重的健忘症,他會在用餐幾分鐘後就忘記吃過飯,但記得例如找五角星這種動作。

  科學界據此認識到,大腦的學習和記憶可以分為明確和模糊兩種類型。明確學習是可以準確描述具體內容的學習,如背誦文章或棋類遊戲等。模糊學習又稱肌肉技巧學習或肌肉記憶,例如學騎車或者玩雜耍,越練越熟,但很難説出具體學了什麼。

  美國科研團隊此次通過分析動物學習過程進一步發現,不同的學習任務可能需要分別或同時應用明確學習和模糊學習,比如彈鋼琴就是兩種學習類型都有。他們還發現,這些不同的學習類型與不同的腦電波圖形相對應。

  研究人員表示,發現和分析不同類型的神經信號有望幫助更早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係統疾病,並幫助患者通過改善學習技能或優化訓練方法來減輕症狀。比如針對明確學習能力喪失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可著力強化其模糊學習能力,以改善生活品質。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美國《神經元》雜志上。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張倩
相關新聞
  • 神經刺激“喚醒”昏迷15年的植物人
    科學家25日説,在胸腔植入迷走神經刺激器後,一名因車禍而處于植物人狀態15年之久的35歲男子呈現出意識蘇醒跡象,顛覆了學術界有關人持續昏迷超過12個月就無法喚醒的既有認識。
    2017-09-26 10:11
  • 我國科學家揭示“勝利者效應”的神經機制
    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胡海嵐研究團隊14日在國際著名雜志《科學》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勝利者效應”背後的神經環路機制。
    2017-07-14 15:37
  • 專家學者研討神經修復學新技術和新理論
    專家認為,神經修復學非常有前景。但是,這個領域目前存在亂象,有些非正規醫療機構打著“細胞治療”的旗號欺騙患者。
    2017-07-09 18:54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824770